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惇皓說,今天早上探視丁姓少年的復原情形時,能夠清楚的表達意識,但尚未拔除呼吸管,手部血液的循環沒問題,可簡單的活動手指,血管接合後的未來3天是關鍵期,神經要完全的恢復則需要觀察半年左右,後續3天是重要的關鍵期;此外,丁姓少年目前的傷口腫脹,後續2周將再進行1、2次的手術把傷口關起來,基本上手術算是成功了。
外界關心是否會產生後遺症?張惇皓認為,對手部的功能有一定程度影響,估計能夠恢復原本7成的功能,尤其不能抽菸或吸到二手菸,以免尼古丁影響復健的狀況,但手掌小肌肉牽涉到神經的復原,包括滑手機、彈鋼琴等精細的動作無法回復到100%;日後手指的彎曲和手腕活動,也會受到疤痕沾黏的影響,需要復健或重建的手術,最壞情況是手部攣縮,未來活動的功能恐受限。
民眾若發生斷肢或斷指的狀況時,張惇皓提醒,先用生理食鹽水紗布包覆殘肢,放進乾淨、乾燥的塑膠袋密封,再浸泡0℃的冰水送醫,不能把殘肢直接放入冰水;此外,若是手指斷掉的話,8至9小時內送醫都有接合成功的機率,台灣目前最高紀錄是96小時,若斷肢的部位為手臂的話,則希望4至6小時內完成接合的手術,以避免肌肉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