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相較於去年,今年熱的比較晚,5月熱傷害就診160人次,比去年同期的364人次,足足少了一半以上,不過,隨著進入6月,各地高溫開始飆破35度,就診人次也隨之明顯攀升,必須提醒民眾當心。
6大高危險族群,尤其要當心!國健署提醒,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又以: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高危險群,更容易因高溫而造成熱傷害。
預防熱傷害上身,國健署強調,要注意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不論活動程度如何,皆應隨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養成每天至少2千cc白開水的好習慣;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嬰幼童及老人家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
衛福部監測的熱傷害包括:中暑、熱暈厥、熱痙孿、缺水性中熱衰竭、鹽分缺乏所致之中熱衰竭、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