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兩岸城市間交流,鄭文燦表示,桃園市政府與大陸間的民間交流還算順暢,但大陸單方面設下的障礙仍較多。他以泛藍8縣市旅遊為例指出,此為政治掛帥的交流策略,畢竟藍營8縣市也有「綠色選民」,此作法令人難以理解。
鄭文燦指出,「坦白講,大陸的許多城市也有值得學習的價值」,例如上海虹橋機場樞紐站就值得參考。他表示,兩岸在政治上或許互有差異,但就城市治理,確實有互相學習之處,「這對台灣不是壞事」。
至於兩岸城市交流的政治表態,鄭文燦認為,兩岸交流只要常態化,就不會出現為了辦論壇,還要在大陸媒體面前「看著稿子、一字一句的唸」的問題。
他強調說:「我覺得兩岸之間沒有必要這樣子,交流就交流、作朋友就作朋友,要友善就採取友善態度,只要一致就好,要交流就不要講壞話,要作朋友就不要老是看對方缺點,要多看優點。」
對此「作朋友」觀點,于品海立刻接問:「那是兩岸一家親嗎?」鄭文燦也立刻回應說:「一家親,就不會說,不排除用武力來解決台灣問題!」
針對大陸出台的「31項惠台措施」,鄭文燦認為,其背後意涵代表習近平放棄利用台灣代理人、包括藍色代理人來爭取台灣民心的作法,也代表中共放棄與國民黨結盟為主要對台統戰的手法。
但他也指出,惠台31項措施也反映出另一種思維,即以前強調容許兩岸存在制度性差異,現則改成以中國為主,希望台灣能夠融入,此凸顯中國的自信,但有無吸引力,目前看不出來。
至於如何理解中國大陸,鄭文燦表示,中國崛起是個複雜議題,作為一個台灣人,要對中國有正確的評價,不要高估、也不要低估,中國大陸充滿機會、也充滿風險,政治與經濟處在不平衡狀態,此模式能否成功,還是未定數。(編輯:朱建陵)10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