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側則因楠梓污水廠放流水排入,成為淡水濕地;在環境限制開放及降低干擾的管理之下,吸引水雉棲息繁殖。
市府養工處科長李靜蕙今天指出,102年起,水雉數量持續成長,106年調查有超過50隻在濕地活動,援中港濕地已成為高雄市水雉觀察數量最多的地區,並宣告援中港濕地生態保育成功。
她指出,水雉生存的環境以水質佳、環境不受干擾為主,援中港東區因為有乾淨的水質及適合水雉的生長環境,才能豐富生態。
水雉有凌波仙子、菱角鳥、葉行者的稱號,是第2級保育鳥類,養工處說,過去因為都市開發、棲地縮減,水雉大減;如今環境改善,水雉返鄉是對環境的肯定。
高雄市除了援中港,茄萣、鳥松、大樹等濕地也有水雉現蹤,養工處認為是生態基盤完整,才能串聯成生態廊道。
至於西區的濕地開放民眾參觀,這一區的生態以招潮蟹居多,其中兇狠圓軸蟹的數量不少,有心了解生態的民眾可以透露專業解說更深入探索生物的奧妙。(編輯:方沛清)10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