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丁彥哲說,環境污染將影響後代子孫,經過縣府不斷輔導,愈來愈多農民、畜牧業者能夠接受畜牧資源化推動計畫。一方面可減少水污染處理費用。另一方面,透過沼液沼渣灌溉也能減少化學肥料使用,為農民、畜產業者創造雙贏。在推動經濟同時,也應對環境、河川做好保護責任,感謝畜牧業者、農民支持配合,期望在邁向雲林農業首都2.0,講究農業產值提升當下,也透過畜牧資源化再利用,將農業生產過程中對環境可能造成傷害降到最低。

張喬維指出,沼液沼渣作為農地肥分使用可減少污水處理廠的廢水處理量,同時也延長污水處理廠的使用壽命,據分析,在河川污染削減方面,每年約可減少生化需氧量BOD 279萬3,629公斤、懸浮固體SS 433萬5,089公斤的污染排放量,且以BOD削減量來看相當於斗六水資源回收中心近五年平均BOD削減量的28.6倍,可見在成本效益上,能降低廢水處理及操作維護之經費。此外,近年環保局針對列管事業及畜牧業加強稽查頻率,並於特定流域及區域成立稽查專案進行加強查緝,如早鳥專案、貓頭鷹專案,成果非凡,在眾人的努力下本縣連續三年在河川污染整治考核績效中榮獲「優等獎」的殊榮。更持續增加污水下水道之接管率,以減少生活污水的排入量。透過公部門的努力,結合學校、社區及團體的資源、人力,成立16支河川巡守隊以加強民間參與河川整治能量,並透過辦理教育訓練活動、組織健全的參與機制等,強化巡守隊功能,以減少偷排情形,維護河川水質,為清新雲林盡一份心力。

丁彥哲鼓勵畜牧業者申請畜牧糞尿資源化,減少河川水質污染量負荷,讓雲林河川水質更清晰,期望透過本次成果宣導,能使更多的農友、畜牧業者認識沼液沼渣農地肥分使用情形,響應環保,共同參與,達到友善環境,改善河川水質之目標,打造農業綠能雙首都,邁向幸福新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