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屈公病是一種由屈公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屈公病症狀與登革熱非常類似,但和登革熱與其他蚊子所傳播的傳染病不同的地方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有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個月。
台灣自2007年10月將屈公病納入法定傳染病以來,累計113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9成個案感染地為東南亞國家,以印尼(59例)及菲律賓(27例)最多。
近期泰國屈公病疫情持平,今年累計報告數為3000餘例;馬來西亞近期疫情下降,今年累計241例;上述國家病例數均高於去年同期。據報導,印尼西爪哇省今年截至4月初累計數為17例。
此外,莊人祥說,台灣今年截至4月30日累計122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9成以上個案感染地為東南亞國家,以印尼及越南為多。今年境外移入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最高。
個案分布於國內15個縣市,以6都病例數較多,分別為新北市(20例)、高雄市(18例)、台北市及台中市(各16例)、台南市(15例)及桃園市(12例)。
近期菲律賓登革熱疫情超過流行閾值,今年累計報告數達6萬1000餘例;新加坡及寮國疫情上升,泰國今年累計數達1萬8100餘例;馬來西亞疫情仍處流行期;柬埔寨今年累計數為4000餘例,超過流行閾值;越南近期疫情低於流行閾值;印尼今年至3月初累計報告數達3萬4400餘例;上述國家病例數均高於去年同期。
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登革熱、屈公病流行地區,應落實個人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經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居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
返國後如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出疹及關節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等,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治療。(編輯:吳協昌)10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