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發團隊成員黃興真表示,目前常見虛擬樂器的設計模式,都是透過多台攝影機偵測鼓手的動作位置,雖然比起實體鼓的設備輕巧許多,但還是只能在固定位置使用,無法達到隨時隨地練鼓的環境。
黃興真指出,運用內裝慣性空間(Inertial Space)晶片的感測器(Inertial Space Tag),偵測鼓手擊鼓的角度、力度、方向、速度,且IST感測器大小僅約3公分,綁在鼓棒上或握在手中,再搭配App及耳機,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練鼓。
IST感測器常見的應用是在衛星導航、飛機飛行姿態判定,黃興真說,目前「虛擬空氣鼓」正在申請專利,未來還可延伸至弦樂器、管樂器等。(編輯:戴光育)1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