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香港衰退誰受益? 新加坡對香港反送中運動反思

▲香港反送中事件讓新加坡是否有機會取代香港在亞洲金融的地位引起討論。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香港反送中事件讓新加坡是否有機會取代香港在亞洲金融的地位引起討論。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蔡姍伶 / 綜合報導

香港反送中運動已持續了 3 個多月,對香港的經濟與國際金融地位帶來一定衝擊,一時間關於深圳或將取代香港的說法大行其道,而另一個熱門選項,則是同為亞洲經濟強國的新加坡。但香港事件帶給星國的不僅是經濟上的考量,也讓新加坡人對自己國家的現況有所思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香港反送中事件對香港的經濟與國際金融地位帶來一定影響。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香港和新加坡曾經同列「亞洲四小龍」,同為英國前殖民地,法律體系和文化有一定程度的類似,隨著香港回歸、星國獨立,兩地逐漸演變為互相競爭的關係。根據新加坡美國商會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因著香港局勢動盪,有 22% 的企業考慮將資金移出香港,而當中的 5% 已經有了明確的執行計畫。

身為全球商業環境最友善的國家之一,在 2019 年世界銀行的相關數據排名中,新加坡略勝香港一籌,而且兩者同樣具有透明迅速的信息流通環境、健全透明的法律制度,以及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如機場、港口等,似乎是外資轉移陣地的好選項。



然而,問題並非只有「新加坡是否會從中受益、戴上亞洲金融之都桂冠」,而是如何利用香港形勢,思考新加坡自己國内的事。社會分配不均、高昂的生活費與房價、民主自由程度,這些潛在問題也凸顯了新加坡的社會現狀未必就能大勝香港。先前曾有關於北京可否借鑒「新加坡管治模式」,但新加坡作為主權獨立的國家,和香港是中國特別行政區的根基完全不同。

此外,作為由單一政黨統治的國家,過去 60 年新加坡僅有 3 位總理輪流統治,某種程度上提供了政治穩定性,但其政治張力不若香港明顯,一般民眾已經接受了威權統治,而香港相較之下,自由、活力、法治對行政權的監督,還是勝於星國,近期的事件也顯示,香港人對於「家長式」統治的反彈。

近日《馬來郵報》( Malay Mail )等星馬傳媒也指出,眼下新加坡似乎獲得了機會,但除了商業業務、利潤考量,或許也可以想想,如何為新加坡社會注入更多活力,帶來星國社會的永續和健康發展,或將改變星國人民的生活型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