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李美賢/大學防疫政策,請把大學生「當大人」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今日便親自出席長庚大學的說明會,呼籲各校依照防疫綱要實施,教育部也會全力給予協助。(圖/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今日便親自出席長庚大學的說明會,呼籲各校依照防疫綱要實施,教育部也會全力給予協助。(圖/教育部提供)

文 / 李美賢

109年2月19日,「因應」武漢肺炎疫情,教育部提出各級學校「停課標準」。看到大學與中小學的「因應疫情措施」的標準沒什麼根本性差別,感覺非常訝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應該有十年了,在大學校園上演繽紛、多元的「創新」、「實驗」、「跨領域」教學型計畫,計畫多強調: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入社區、接近-了解-解決「真實社會問題」,目標之一乃在實踐甚至深耕「大學的社會責任」。具體的教學策略更不斷鼓勵老師「跳脫傳統」、開發e-leanring、「跨領域」、「問題導向」、「方案導向」、教師社群凝聚共創課群、自主學習。最核心的關鍵價值:培育學生具時代性的創新能力、適應力、批判力。

當教育主事者意識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校園出現擴散可能」時,面對各級學校的校園防疫,難道只能有「一種」想像?「一種」對應政策?也就是祭出各級學校「都一樣」的因應邏輯:「教室幾個人確診,就停課多久;校園幾個人確診,就全校停課多久?」難道,面對學生教育主事者只看到「一種學生」嗎?這「一種學生」就是:「每天要出門走路去上課,進教室不確定會不會感染,但學校已有『萬全』準備,校園已清潔、消毒、備有耳溫槍、急用口罩。有症狀同學請『戴口罩』喔...」。換言之,學生「都一樣」需要到教室上課,都「需要被保護」,也因之都「一樣」地成為醫療資源潛在的「消耗者」。然而,上述這類花費可觀經費的多元「創新」又具「實驗」精神的大學創新教學計畫書,所昭示的精神與核心價值,難道不能應用在國家有「疫」有「難」的時候,做出更積極的回應與貢獻嗎?

跟隨疫情發展,我們看到幾乎每個學科領域都與此疫情發展相連結,除了公共衛生、醫療能力與管理這類基本領域之外,我們也看到全球、區域與地方治理、各類產業、媒體、科技傳播、危機處理、風險避險、移民國籍、經濟紓困、跨國人力復工、心理諮商等等問題,不正是這些創新課程可以在各學科領域或跨領域上有所大發揮的時候嗎?(不要疫情過後,只把「這個事件」拿來當作下一個計畫的「題材」,申請補助?!)

百萬大學生多要越區域移動,造成的傳播風險與醫療資源消耗是潛在甚至可以預期的。在大學/生這樣的「特殊性」下,我們的自主學習、e-learning不能派上用場協助國家社會節省一些因移動、聚集需要消耗的口罩、以及可能消耗的醫療資源嗎?關鍵差異:「大學生是大人!」,不是還需要接接送送噓寒問暖加以呵護的「小朋友」!例如,口罩實名制後,很多藥局老闆工作量吃不消,大學生留守自己的社區,協助社區藥局分裝口罩,這樣的行動過程除了符合「教育意義」,也讓年輕人認知可以如何貢獻國家社會。這一代年輕人可以為國家主體性屹立挺住文攻武嚇,難道我們的教育主事者認為他們只能扮演微弱被照顧的「醫療資源消費者」嗎?

確實,有的課程有的老師可能一下子無法想到如何解決他們的課程,這不正是發揮這些創新計畫希望讓象牙塔裡「冷漠又疏離(其實有時還有點寂寞)」的大學教師發展緊密互動的「教師社群」最好的實驗場嗎?承平時代要老師發展「緊密的教師社群」多來自想像與形式,在目前發展中的防疫事件上,若老師有課程操作上的疑問,相信「跨世代」、「跨領域」、「跨校」的「教師社群」平台會自然發展(不要忘了他們是學歷最高族群)。教師社群平台讓老師的困境,藉由教師社群一起來解決,讓老師們的十八般武藝盡出、合作解決困境。

只一味的把大學生跟幼稚園、中小學生一樣看待,這樣的高等教育本身,不僅沒有幫助學生「轉大人」,還讓大學生「弱勢化」,把他們跟需要被照顧的中小學生「一樣化」,「被」成為國家醫療資源的消耗者。期待更具教育意義的政策措施,讓大學生成為醫療資源的守護者,國家社會抗疫的貢獻者。

不把大學生當大人,如何談「大學的社會責任」?別讓USR: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核心變成:USR: University, Scare, Run.

●作者:李美賢/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特聘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