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個小小的病毒,不僅成為凝聚全台灣官民資訊能量的關鍵!這次更透過系統間的相互串接,讓過去較難管理的地方,未來資訊將更加透明,更容易納管。經此一役,台灣不但向全世界展現扎實的疫情控制能力,公民能量也透過政府開放資料快速凝聚。分析背後成功因素,最大關鍵在於政府指令明確,以及數位政委唐鳳的參與。「政委對資訊架構非常嫻熟,我們提任何需求他都懂,做介接時資料也會很乾淨,不涉及個資,讓開發者立刻能串接,」張齡芝表示,把資料開放出去可以分散健保署查詢主機的壓力,否則首日瞬間流量從每分鐘3000人暴增至18000人,還得緊急請中華電信擴大4倍頻寬。最早在民間開第1槍、推出第1版超商口罩地圖的台南好想工作室的創辦人吳展瑋,就是在唐鳳的邀請下,協助開發藥局口罩地圖。他坦言,「唐鳳有決定權,還能自己改code,所以我們都不用北上向哪個長官報告,開發者專心開發就好。」事後吳展瑋將超商口罩地圖原始碼開放給馬來西亞的開發者,也有日本Code for Japan開發者請教他如何轉化到日本防疫與口罩購買,但眾人結論仍是:台灣經驗很難複製。

早在2014年就參與g0v零時政府一系列開放政府專案的江明宗坦言,政府雖然說要做開放資料,舉辦很多黑客松,但資料來源一直很凌亂,開發者要花很多心力清理,還要做很多跨部會的人為溝通。所以現實地講,如果唐鳳抽離數位政委身分,從上而下的態度又不夠明確,這個事情不會再發生。因此開放政府的願景能不能繼續擴大?要看政府是否有心讓資訊系統性數位化。江明宗曾做過「立法委員政治獻金地圖」,交叉比對監察院、國稅局、內政部的開放資料就能勾稽出來。他坦言,這類專案可以靠社會正義的怒氣紅一陣子,真要改變現況,需要政府機關改變心態,並落實到細節。另1個例子就是,口罩徵收過程也備受輿論撻伐,顯示經濟部和產業公會平時沒有建置口罩等防疫物資供應商和庫存資料,臨時要做難度就很大。

所以江明宗說得實在:「我們離純資訊化還是很遠的。」很多民眾抱怨的系統缺陷其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性。「疫情過去了,輿論熱度散了,但我相信勇氣會留在資訊人的心中,政府也會知道相信民間、相信資訊並沒有這麼可怕,」吳展瑋期待政府能以此為鑑,推動台灣資訊更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