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國亮表示,他最近發現一尾12公斤重的土魠魚,它的卵巢重達1,200g,該批貨7尾中只有1尾是雄性,其餘6尾的生殖腺都相當飽滿,卵粒應該都是4期以上,而且已經分離,就這樣被漁民捕捉之後,將有數千萬幼魚無法繁衍下去,非常可惜,如果漁政單位能夠委託專家學者調查,配合土魠魚的生態習性,做出適當的「禁漁期」管制措施,將可有效讓海洋資源生生不息。澎湖海洋志工隊陳盡川也表示,澎湖海域是西太平洋的重要保育樞紐,這裡多樣性的海洋生物聚集,也吸引土魠近岸覓食索餌,澎湖土魠主要漁期就在十二月初到隔年三月,如果漁業署或是澎湖縣政府能訂定相關的管制措施,以現在漁民的素質,應該可以接受。

根據水試所研究,土魠三公斤以上便有生殖能力,目前澎湖主要的流刺網,網目大,抓的是六公斤以上體型;中型具有生殖力的土魠因而有繁殖機會。不過流刺網捕撈量大,一晚就可能上百隻,目前因為數據還不是那麼充足,沒辦法明確說怎樣的體型不能抓,希望過兩年更瞭解土魠,或許可研擬適當的漁業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