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防疫陣線以外 憩無定所的「他們」恐成疫情破口

▲記者直擊街友正在火車站的公廁洗手台盥洗。(圖/記者陳聖璋攝,2020.03.24)
▲記者直擊街友正在火車站的公廁洗手台盥洗。(圖/記者陳聖璋攝,2020.03.24)

記者陳聖璋 / 台南報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內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確診病例不斷增加,人人聞疫色變;台南火車站及台南公園周邊,有不少街友三兩成群聚集,晚上則在地下道席地而睡,這些街友四處遊走,多數沒戴口罩,衛生堪慮,民眾憂恐成防疫破口。










▲睡在地下道的街友,多數未戴口罩。(圖/記者陳聖璋攝,2020.03.25)

每天坐火車通勤的林先生說,他不會進去火車站的廁所,因為時常看見街友在車站的廁所洗手台盥洗,甚至還曾看見有街友用手擤完鼻涕,直接碰水龍頭;在車站排班的許姓計程車司機指出,很多遊民都不是社會局在管,四處遊蕩、行乞、隨地便溺,問題更多;住在公園附近的謝小姐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這麼嚴重的時候,相關單位更要重視遊民的「衛生」問題。

記者親自走訪台南火車站及台南公園的地下道,的確有不少街友就地或坐或躺,多數都未戴口罩,街友的衣物行囊、隨身物品,甚至食物殘渣與垃圾,就放在身邊。街友告訴記者,社會局有發口罩,但很多人戴不住,就不戴了;沒有沐浴車的日子,就自己想辦法找地方洗澡。

▲有些街友休息、睡覺的地方相當髒亂,食物、垃圾交雜,衛生堪慮。(圖/記者陳聖璋攝,2020.03.25)

社會局列冊的稱為「街友」,未列冊則被稱為「遊民」,不管是街友還是遊民,一般民眾哪分得清楚;而社會局針對列冊的街友,有沐浴車定期供其洗澡,其餘時間,街友只得自行設法,包括遊民,通常是在各地的公共廁所盥洗。

台南市社會局表示,截至109年2月29日止,街頭輔導者143人、街友臨時處所者12人、住院治療者3人、穩定居住地點者16人;兩台行動沐浴車提供定點定時盥洗服務(一台社會局、一台慈聯基金會)。針對列冊的街友,社會局有發口罩及酒精給他們,也宣導防疫;但一位楊姓醫生指出其他遊民則令人擔心恐成為防疫破口。

社會局指出,自109年1月14日起,由各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及台南市街友服務委辦單位慈聯基金會社工人員等,前往東豐地下道、水萍塭公園及台南公園等街友聚集地每日為街友量測額溫、噴酒精、洗手,並進行避免碰觸眼、鼻、口等防疫宣導,如遇有人發燒立即協助就醫,另針對需出入醫院者、免疫力較差者、慢性疾病者提供口罩使用,避免成為防疫死角。

社會局於過年前曾採購口罩提供街友使用,後因口罩短缺,對街友加強宣導,可持健保卡至特約藥局採買口罩,目前在中央協助下,由社工針對街友每週發放3片口罩;社工也會在關懷時,勸導街友戴口罩並注意衛生習慣。

▲行動沐浴車。(圖/記者陳聖璋攝,2020.03.25)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