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此,診間做了妥善的規劃,醫病距離大約1.5公尺,運用智慧遠距醫療系統,透過電腦解釋病情時,病患則在一兩公尺外觀看醫院所提供的IPAD,同步看到資料與影像。
王堂權指出,以前幫病人講解X光、電腦斷層等檢驗影像報告時,醫師和病患幾乎都是並肩觀看螢幕,但現在是非常時期,必須維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確保病人及醫事人員的健康。
如果收治高風險的患者,醫師還須配戴N95口罩、手術帽、護目鏡、防護面罩、頭燈、全身防水隔離衣、乳膠手套,從上至下嚴密保護全身。
王堂權說,每次全副隔離著裝完畢後,呼吸必須比較用力,講話音量也必須放大2倍,有時候還要忍受2至3個小時才可以上廁所,這是另類的學習與成長。
新冠肺炎不僅只是醫療及流行病學等議題,還影響著人際交流與社會脈動。病患或許覺得護理人員嚴格貫徹防疫的作為有些不盡人情,但保護醫護人員其實就是保護病人。
王堂權表示,醫護人員每天接觸上百個以上的病患,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才能避免醫病之間的交叉傳染,以及院內感染,防止自己被傳染,就是確定自己健康,不會影響其他病患,因此希望所有病人共體時艱。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整理包
口罩內層有異味病菌多? 恢復乾燥電鍋乾蒸法有效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