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最重要的是,還是要先讓保戶埋單。因為外溢保單主打保戶達到壽險業者制定的標準,就可以獲得回饋。市場上就盛傳,壽險業者會先將保費調高,避免過多保戶獲得獎勵而讓業者沒有賺頭,甚至還傳出,外溢和一般保單的保費,最高可以差到6倍以上。對此,公勝保經襄理陳敬仁認為,用較貴的終身還本型外溢保單和1年1期的定期型保單相比,確實差距非常大,但其實這和外溢並沒有相關,且也是有相對便宜的外溢定期險保單。像是35歲的女性,投保遠雄人壽1年期定期壽險主約加上重大傷病險(100萬元保額)的保費,就會和台灣人壽終身型外溢保單(100萬元保額)的保費差到6倍以上,但若是其他外溢定期險和一般保單的費率相差不會那麼大。不過市面上畢竟沒有兩張保障一模一樣的保單讓保戶比較,僅比較費率有失偏頗,還是要看保障內容是否為保戶所需。陳維新建議,保戶可先了解保單的外溢機制是否真的對自身有幫助,再來因為健走類型的外溢保單,目前並沒有足夠的數據可證明「健康」與「走路」關聯度高,業者對於這類的外溢保單會有較多保留,但如果是健檢型的外溢保單,證據較充分,折扣就可以比較大。外溢保單就其設計目的與費率,對保戶與業者都立意良善,民眾不妨多多關注這類商品的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