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歐元區各國政府9日達成價值5400億歐元(約新台幣17.6兆元)緊急借貸計畫,因應疫情對歐盟短期的衝擊。但歐元區財長們在數天劍拔弩張的協商裡,卻未能在拯救南歐經濟的發行額外共同公債上達成共識。
德國領袖們與像荷蘭、奧地利、芬蘭等盟友到目前仍拒絕支持發行所謂的「冠狀病毒債券」(coronabond)。這是一種歐元區共同債券,照義大利與西班牙等疫情受創甚深南歐國家說法,歐洲復甦不能沒有冠狀病毒債券。
義大利與西班牙擔心,若防止經濟蕭條的款項全由他們獨力借貸,事後會有陷入主權債務危機的風險,況且現行歐洲央行在債券市場提供的援助也非長久之計。
德國政壇基於恐淪缺乏監督且衍生民主赤字,長久以來反對任何債務分攤機制,也憂心去幫南歐分擔赤字會招致國內反彈。
南北歐矛盾其實存在很長的時間。在2008年金融海嘯引發連鎖反應差點讓歐元區崩潰後,德、荷等債權國就不遺餘力與財政較脆弱的南歐各國協商,創建歐元區融資體系。
但北歐各國2008年力倡嚴格的緊縮財政條件,仍讓希臘陷入深層衰退,義大利也得厲行撙節,才能拿到歐洲的財政紓困,這些經驗都助長疑歐政黨興起,到上月疫情癱瘓義大利前,義國經濟都還沒完全從前次金融危機復原。
病死人數高居全球之冠的義大利,對3月初疫情大流行時德國與其他歐盟成員拒絕提供醫療協助與支援大感光火,如今德國與荷蘭又不願在義大利封城數週、經濟雪上加霜之際金援,讓義大利輿論再次沸騰。
許多義大利人覺得德國政治人物吝於仗義紓財,根本像是開戰。最近一份民調顯示,70%的義大利受訪者表示,德國是在「絞殺」義大利,連傳統親歐政黨在內的各政黨都認同這個看法,只有16%的人不同意。
製作這份調查的義大利資深民調專家曼海默(Renato Mannheimer)說:「我對義大利與歐洲的前景極度憂心,這狀況若持續下去,歐洲會瓦解。」
義大利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接受德國「畫報」(Bild)訪問時警告德國選民,若歐盟第3大經濟體的義大利崩潰,德國也無法生存於當前美、中競逐的時代,簡化冠狀病毒債券為單純經濟事項是大大誤導。
雖然歐盟與成員國後來便趕忙援助義大利,遲來的援助仍讓義國深感遭背棄。義大利疑歐政黨「聯盟黨」在歐洲議會成員的奇歐卡(Angelo Ciocca)就說:「這會是難以癒合的傷口,歐盟已徹底證明它們不可倚靠,連親歐派都現在都覺得,本該是保護盾的機制竟成了威脅。」(譯者:陳亦偉/核稿:陳昱婷)10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