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整備兵馬還有更大問題 嚴陳莉蓮組小內閣調頭寸

▲如何「調頭寸」依舊是嚴陳莉蓮的最重要課題。(圖/財訊雙週刊)
▲如何「調頭寸」依舊是嚴陳莉蓮的最重要課題。(圖/財訊雙週刊)

文 / 財訊雙週刊

日前裕隆的線上法說會吸引近百位法人參與,顯示在巨虧風暴之後,市場依舊深為關心這個國內第一大汽車製造集團,是否有機會今年就從谷底翻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裕隆在3月底宣布2019年認虧244.65億元、減資36.4%,甚至因此停牌,一次寫下股票上市54年來的3項紀錄。

在勇敢攤開公司史上最難看的財報成績外,外界不知道的是,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也開始整備兵馬,建立自己的新班底。

裕隆的財務問題雖暫時紓解,但為了支應龐大的生產體系運作,尤其是目前集團仍傾向繼續支持品牌事業,如何「調頭寸」依舊是嚴陳莉蓮的最重要課題。

調頭寸傷腦筋! 特別應變小組體檢轉投資

來自金融圈的消息指出,為了強化經營團隊的財務管理能力,嚴陳莉蓮決定延攬中信金控印尼子行前總經理黃豐志,擔任裕隆集團總管理處財務副總經理。

據悉近期黃豐志已經以兼職顧問的身分,參與裕隆總管理處特別應變小組的運作。該小組的主要任務是體檢集團轉投資,主持人則為裕隆集團執行長特別顧問黃日燦。除了黃日燦、黃豐志之外,小組的另一位重要成員則是今年3月甫上任的台元紡織總經理陳伯鏞。

特別應變小組直接對嚴陳莉蓮負責,小組成員在裕隆幹部眼中,都是「執行長愛將」,對嚴陳莉蓮的決策有一定的影響力,也與嚴陳莉蓮互動密切。除了黃日燦已擔任裕隆3任董事長的特別顧問,受到倚重的程度自然不在話下;黃豐志則是因為黃日燦與中信辜家也有長年交情,兩人因此結識,將其推薦給嚴陳莉蓮。

至於曾任中華電信財務長的陳伯鏞,也是源於黃日燦在科技界的人脈加入裕隆集團,在去年進入台元擔任執行副總。由於台元其實才是裕隆嚴家諸多事業的控股母體,一直以來都是由嚴家的家臣打理,陳伯鏞的空降當時就格外受到矚目,沒多久後又升任總經理。

市場還解讀,嚴陳莉蓮似乎有意透過這幾位財金專業人士組成的「財經小內閣」,與前朝留下的集團5人小組體制抗衡,更進一步確立自身的領導權威。

由於欠缺企業經營管理的本職學能,過去也未曾參與汽車產業,嚴陳莉蓮必須留用許多裕隆老將,像是裕隆汽車總經理姚振祥,其實已應屆退,但為免開放平台專案總監一職將無以為繼,已確定留任。

此外總裁吳舜文的老臣、前任執行長嚴凱泰的愛將,在集團內也都還有一定的影響力,「裕隆集團裡還是山頭林立,她想找自己的人馬是理所當然,」車界人士觀察。

嚴陳莉蓮主掌裕隆眼前最不能迴避的問題,便是東風裕隆。據中國媒體披露,納智捷在中國的銷售,在2、3月已連續兩個月都掛零。雖然在法說會上姚振祥表示,由於「今年納智捷在中國市場將進行策略調整,計畫走向開放平台,正和大股東東風汽車討論未來的營運方向中,」因此無法對納智捷今年在中國的銷售提出預測。

然而據了解,由於疫情阻礙兩岸交通,加上東風也正苦於中國車市急凍、影響旗下多家合資公司的營運,裕隆和東風高層今年以來都沒有任何接觸,也無意見交流的機會。

東風裕隆爛攤子! 如何善後也是難題

有趣的是在財報中,裕隆在2019年雖然一舉提列東風裕隆應收帳款呆帳86.7億元,在當期轉投資損益的部分,卻是對去年明明虧了93.83億元的東風裕隆,認列9.35億元收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對此,裕隆財務部門解釋,由於東風裕隆屬於合資企業,裕隆對其採用權益法認列投資收益,也就是東風裕隆的虧損,認列至長期投資帳面金額為零即停止。此次認列9.36億元係迴轉長期投資貸餘金額,因此裕隆對東風裕隆的長期投資,到去年底帳面金額已經為零。

專業會計師解讀,在投資東風裕隆帳面金額歸零後,由於東風、裕隆都已停止增資,接下來東風裕隆只能以現有資金支撐,直到無法營運。這期間裕隆雖無須再認列更多東風裕隆的虧損,卻必須針對東風裕隆是否繼續、或該如何善後做出決斷,必然將與另一大股東東風汽車進入談判階段。而嚴陳莉蓮身邊的這群財務、法務專家,屆時就會是談判桌上執行其意志的重要大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