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7年砸2000萬推溯源餐廳 消基會:成效僅19%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調查後發現,農委會2013年開始推動的「溯源餐廳」計劃,成效僅有19%。(圖/消基會提供)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調查後發現,農委會2013年開始推動的「溯源餐廳」計劃,成效僅有19%。(圖/消基會提供)

編輯林莞茜/綜合報導

農委會於2013年開始推行「溯源餐廳」計劃,7年來砸下至少2000萬經費,但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經過調查,平均僅有19%可以標示為「溯源餐廳」,甚至有44%餐廳經營或服務提供者不知道這個制度的存在,消基會呼籲,農委會應加強教育和宣傳,讓良法美意得以確切落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品安全意識抬頭,消費者開始重視食安相關議題,希望能知道菜單上的食品是否可以溯源,農委會於2013開始推行「溯源餐廳」計劃,只要餐廳業者認同照護消費者健康權益以及環境永續的理念,在供應的餐點中盡可能採購「產銷履歷透明」的食材,並標示於菜單、餐廳官網和餐廳明顯處,便是一間溯源餐廳。

不過,這項政策是自願性參與的活動,目前全台擁有溯源餐廳標章的餐廳店數僅有255家,由於該制度已推動7年之久,國際扶輪3521地區特別成立食安計畫委員會,與消基會合作,針對大台北地區115間業者進行「溯源餐廳」調查。

但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2家是「溯源餐廳」,佔比19%,其中一般餐廳、飯店未參與溯源餐廳的比例高達90%,速食店有80%,反倒是連鎖餐廳參與度較高,有31%,且有44%餐廳經營或服務提供者不知道溯源餐廳制度的存在。

消基會表示,這樣的推動成效實不算好,這7年時間花費不少經費,2015年花了550萬元、2016年花費1000萬元、2018年500萬元、2019年400萬元,一直到2020年一樣花費300萬元;消基會質疑,大台北地區為首都,亦是政經活動熱區,為何餐廳參與「溯源餐廳」推動活動如此低落?是宣傳不夠?還是餐廳業者另有考量呢?

消基會說,對於溯源餐廳的推動只有不到兩成的成效結果很失望,政府對教育和宣傳工作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消基會呼籲這項政策的良善美意,還需要找到適切點徹底落實執行,未來也期待餐飲經營者在資訊設備和技術的提升,讓消費端可以直接掃描QR-Code,進入食材溯源的領域,對食材有深入的理解和信任,消費者也能夠安心享用每一口吃進去的食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