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棚的離島/國旅振興了觀光 小島生態物種卻在滅跡!

▲離島因為過度湧入觀光客,造成生態物種大量減少。(圖/中山大學劉莉蓮教授提供)
▲離島因為過度湧入觀光客,造成生態物種大量減少。(圖/中山大學劉莉蓮教授提供)

記者劉雅文/台北報導

離島迷人的海岸風情與當地特色文化,一直是民眾暑期國旅的「好所在」,今年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下,大家出不了國境大門,更是刺激國旅興盛,各個離島上可以說是「人滿為患」,雖然在疫情趨緩後,這樣的國旅能刺激經濟,但背後對生態的衝擊卻是加劇上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小琉球為例,人潮、航班爆量,短時間內大量的遊客湧入,生態環境難抗議,但數據會說話,屏東縣政府委託國立中山大學研究,在中山大學張水鍇教授及劉莉蓮教授團隊研究中發現,杉福及漁埕尾兩個潮間帶,生物平均密度比五年前減少80%,就算將環境影響等種種考慮進去後,至少也是超過五成以上的生物密度減少。

這個研究是透過在各潮間帶,各設二條垂直於海岸的測線,分別位在遊客密集區(導覽區)的內、外,每條測線以0m為起點(高潮線),每5公尺設置一個1平方公尺的樣框,在這區域內使用目視徒手採集、挖掘、拍攝等方式進行調查,再和五年前的相關資料相比。

張水鍇教授多年來致力於環境生態等相關研究,經過長期的觀察,他們發現遊客步行、踩踏的導覽區,生物種類和個體數量也比區外減少30%,充分理由顯示,人為的影響還是生態環境最大的衝擊原因,而這次的離島爆炸般的湧入人群,可想而知遊客踩踏破壞的狀況,更是重挫當地生態。

▲離島因為過度湧入觀光客,造成生態物種大量減少。(圖/中山大學劉莉蓮教授提供)
▲離島因為過度湧入觀光客,造成生態物種大量減少。(圖/中山大學劉莉蓮教授提供)
除了最直接的人為踩踏,張水鍇也提到,小琉球近期也出現水質變差的狀況,因為大量遊客帶動商機,讓當地民宿過度發展、排出污水,大量珊瑚遭到藻類覆蓋,再加上大環境的改變,讓小琉球的氣溫、水溫比較高,三大原因讓離島生態面臨浩劫。

怎麼尋求解方,張水鍇提出三大方向,首先針對潮間帶要做分區管理,保留物種繁衍,也規劃做生態觀賞走廊,讓其他地方不會被遊客嚴重踩踏, 將來還建議地方政府要推動繁殖期禁止夜間導覽,希望在3到6月的繁殖期,禁止遊客夜間導覽以及使用紅光燈,最快會在明年開始施行。

不過,他也坦言,好不容易開始起步維護生態、物種,又看到新聞上點出離島遊客爆量,心情上確實有點洩氣,但他也明白被疫情打擊的經濟,需要復甦的管道,只希望這些配套措施,應該隨著國旅興盛,同步被政府重視,他投身蘭嶼的研究,希望不要步上小琉球過度商業化的後塵,及早做好物種保護的規劃。

▲離島因為過度湧入觀光客,造成生態物種大量減少。(圖/中山大學劉莉蓮教授提供)
▲離島因為過度湧入觀光客,造成生態物種大量減少。(圖/中山大學劉莉蓮教授提供)
離島過度觀光所帶來的困境,除了生態物種消失,還有「大量的垃圾」。

琉球鄉公所清潔隊隊長黃朝舜就透露,一般平常每日垃圾量大約7噸,現在因為暑假、推國旅,每天垃圾增量到至少8到10噸,甚至先前在端午連假四天,每日垃圾量更倍增到至少15噸,以每年發包廠商,平均清運垃圾量上限2400到2800噸估算,這樣下去小琉球恐成垃圾島。

綠島跟蘭嶼也同樣面臨垃圾增量問題,因為大量的遊客,讓每日垃圾量增加到大約兩公噸,將從離島運回本島焚燒,加上台東縣其他地區,每日至少生成90噸的垃圾要處理,但目前多半是外運到代燒縣市(高雄),但平均一週只能代燒140噸,多餘的垃圾只能暫放掩埋場,雖然地方政府也說,焚化廠有修繕計畫,但這遊客湧入又快又多,只一昧推國旅,沒有配套,雖然振興了經濟,但這環境傷害,恐怕久久不能平衡。

▲離島因為過度湧入觀光客,造成垃圾量倍增。(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離島因為過度湧入觀光客,造成垃圾量倍增。(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