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第 2 次被加入制裁名單的參議員克魯茲( Ted Cruz )也指出,中共想藉制裁手段分散外界對香港被打壓的關注,像是逮捕黎智英等舉動,但這些制裁手段早就沒了公信力,也不會管用,若中國以為可以透過更多制裁來讓外界停止關注其打壓人權的暴行,那就大錯特錯了。

另一方面,受到制裁的非政府組織高層人士,如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總裁特溫寧( Daniel Twining )則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他們(北京)試圖用香港活動人士與外國勾結的罪名,來轉移中國人民和世界的視線。我們甚至不清楚這次制裁活動的內容是什麽。坦白說,我認為很多中國人,當然很多香港人,都會認為這是軟弱的表現,而不是強大的表現。」
特溫寧也表達了他對香港未來的擔憂:「可怕的是,即使是最和平、最理性、最主流的批評中國共產黨的人士,也因為虛假指控而被帶走。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共產黨願意遵守任何與香港有關的協議...我認為現在很多國家都在關注中國在香港的鎮壓,他們不認為這是中國的內政問題,而是一個跡象,表明不能相信中國共產黨會遵守協議。」
白宮發言人麥肯納莉( Kayleigh McEnany )也於 10 日的記者會上,針對北京向 11 名美國人實施制裁的決定,直言:「中共沒有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如立刻廢除國安法,或停止對維吾爾人的系統鎮壓,而是選擇以這個象徵性且無效的作法來回應」,並聲稱全球有越來越多國家都要求北京採取真正的行動,現在球是在中共手上,川普總統已表明堅定對抗中共的立場,也會繼續這麼做。
自從美中關係惡化以來,不乏有關制裁力道的討論,甚至有外媒詳列中港官員於美國的資產、生意或親眷,或是美中於國際經濟的實力差距、軍事戰略角力部署等。有分析認為被禁止入境或於美國做生意,對中方人員影響都將大於美方,而且藉著頻頻打擊中共,也許能重建國際秩序與佈局、阻絕紅色滲透;但也有意見表示,美中身為世界前 2 大經濟體,陷入惡鬥只會是兩敗俱傷,連帶牽連周邊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