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種說法是,中國大陸目前內憂外患,正跟美國對抗中,境內疫情也忙得焦頭爛額,今年經濟成長也沒有很好,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只有2.1%左右,可能也是中共40年來最糟糕的狀況。中國大陸確實有很多的隱憂,甚至香港還有港版國安法問題,內部的貧富差距最近也非常大、失業率上升,內憂外患下,有人評估應無力對台海發動軍事行動。
但有第二種說法,那就是國際情勢已經出現重大變化,美國對中國政權的定性,與美中關係的定位,雙雙出現轉變,因此印太戰略很明顯地對著中國大陸來,還有其他國家正配合美國,對中國大陸採取軍事或國安上的舉措。他指出,這兩種說法在國內比較多年輕人認同,執政黨也比較接受這兩種說法。
但趙建民提醒,有一點點國際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個政權處在內憂外患的危機狀態下,是會減少在國際上的危險性,或反倒增加?這應該是基本常識。但很多人不重視這個基本常識,甚至認為不可能發生,「我們有很多人都一廂情願,去接納單一的說法,陷入自欺欺人狀態,這種判斷基礎是失誤的」。
趙建民說,歷來的國際案例很多,當有內憂外患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開啟一場國際危機。若中國大陸要直接找美國、日本開啟一個國際危機,機率相對小,但如果要在台海開啟一個國際危機,中共是否有能力?路人皆知。
趙建民認為,就是國內有人誤判,才會把中國大陸最在意的條文、字眼,現在提出要修改。現在兩岸關係已經走到這步田地,中共已經到了幾近侵門踏戶的地步,我方該如何減少威脅、降低風險,使得中國大陸回到兩岸和平發展的政策,「我覺得政府與朝野,目前應該思考的第一要務,應該是這個議題,是如何避險的問題」。
趙建民呼籲,目前有人認為「兩岸之間不存在風險」,現在就要提修憲,甚至想刪除統一的敏感字眼,他認為,現在的問題就在兩岸之間沒有和平機制,這就是關鍵問題,目前兩岸只有觸動緊張的機制,卻沒有維護和平的機制。
至於什麼是維護和平的機制呢?趙建銘說,兩岸熱線是其中之一。對方認為台灣走向台獨,現在急著修憲,這會加深兩岸的緊張關係、製造問題?還是減少兩岸的問題?大家應該看得出來。他認為,如何讓兩岸回到和平發展的道路上,不需要大智慧,這應該是一個簡單明瞭的問題。但看起來,國內有一小部分人對於目前的局勢判斷完全被誤導,這樣結局會出現非常大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