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審資料審查原則公開!籲教師勿過度美化、非數量取勝

▲招聯會今(7)彙整各大學多年來的審查共識條列文字,公布「大學針對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審查參考原則」。(圖/記者黃仁杰攝,2020.12.07)
▲招聯會今(7)彙整各大學多年來的審查共識條列文字,公布「大學針對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審查參考原則」。(圖/記者黃仁杰攝,2020.12.07)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由學系進行書面資料審查已經行之多年,再111學年後書審資料將從學習歷程檔案中挑選製作。為了讓各界了解大學如何看待備審資料的重點,大學招聯會今(7)彙整各大學多年來的審查共識條列文字後,正式公布「大學針對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審查參考原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表示,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學測成績占比就是小於等於50%,111年之後並沒有改變。而大學進行書面資料審查已有多年,彙整出的「大學針對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審查參考原則」有「三重二不」原則,分別是「重視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重視校內的學習活動」、「重視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不是學系所列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大學重視多面向的參採」、以及「不是以量取勝,重視學習過程的反思」,希望各界不會因為高中開課差異、都市偏鄉資源的不同,就影響到審查的公平性,反倒因為透過系統資料,審查過程更能參酌學生的實際情況。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現行的考招制度「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書面審查即有備審資料,111學年度並沒有改變現行個人申請相關書審面試規則,也未改變個人申請總成績的學測成績占比。另外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是放在高中裡面,大學並不會直接審查學生每學期的學習歷程檔案,而是由學生從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中「勾選」想要讓大學看到的資料,上傳到系統彙整成備審資料,再由大學進行審查。因此,學生怎麼從累積的學習檔案中,挑選適合的資料讓自己屬意的學系在審查備審資料時很清楚的看到亮點,就非常重要。

▲戴念華表示,大學進行書面資料審查已有多年,有「三重二不」原則。(圖/記者黃仁杰攝,2020.12.07)
▲戴念華表示,大學進行書面資料審查已有多年,有「三重二不」原則。(圖/記者黃仁杰攝,2020.12.07)
台大副教務長詹魁元說明,未來由學習歷程檔案勾選提供的備審資料,可以某種程度矯正現行書審時有些學生過度重視排版,誇大美化內容,以及像是等到高三下才開始準備像在寫回憶錄的問題,尤其以校內的學習歷程為主,校系也比較容易評估。

詹魁元強調,台大希望招收到多元的學生,因為了解各高中的多元選修都不太一樣,所以審查時是綜合評量,「不會有選這個加0.5分、選那科加1分的做法。」至於學生時常在搶大學營隊或其他校外活動,建議學生參加校外學習、營隊要思考其目的,若參加只為了放進學習歷程,那麼最後恐怕跟期待有落差。

中央大學招生組長周弘偉則說,無論是現行的備審資料或是由學習歷程勾選出來的備審資料,大學對書面資料的審查目的都是一樣:從學生各項學習資料中找出具備學系所需要的能力或特質、及高度申請動機的學生。「修課課程數/學分數」無法代表學生真的具備相關科目的興趣或學習能力,除非學生能說明修習動機、學習方法或心得,「社團或幹部的證明張數」也無法證明學生真的具有人際合作或溝通領導特質,除非學生能具體舉證參與或舉辦各種活動遇到問題及溝通解決過程,服務學習時數也一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