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企/桂格完膳癌症愛護計畫 超過9成癌友食慾改善

▲張毓雯營養師、謝瑞坤醫師、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王黎月執行長啟動新一期愛護計畫儀式(圖/資料照片)
▲張毓雯營養師、謝瑞坤醫師、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王黎月執行長啟動新一期愛護計畫儀式(圖/資料照片)

本報訊

「有癌症患者在化療後,食慾降低、口腔不適難以嚥食,導致營養不良只能先中止療程」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暨永長欣診所院長謝瑞坤醫師表示,排名國人死因首位的癌症,有8成5的癌症病人有營養不良的情形,營養支持是治療期間的關鍵,術前的營養評估不能少,可應用簡易營養不良評估工具(簡稱MUST)預先評估營養狀況,術後更有黃金8週復原期需積極營養介入,幫助患者恢復能量,堅持完成接下來的療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營養師張毓雯表示,在治療期間有5大營養管理重點:高蛋白、高熱量、鋅、低GI、以及麩醯胺酸,要提升癌友活力,促進食慾以及維持治療、厭食、噁心嘔吐等不佳狀況之營養。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於2019年發佈癌症治療期間的飲食指南提到,建議癌症患者的飲食應注重高熱量和高蛋白,以避免營養不良及惡病質的產生,提升生活品質。

桂格完膳營養素腫瘤配方,於今年提供癌症愛護計畫,支持營養弱勢的癌友營養補充,幫助癌友在術後8週黃金期內儲備體力面對治療。進一步以問卷調查收案癌友的體驗回饋,其中有97%以上的患者食慾有改善,在治療期間被影響的進食狀況者也近95%的改善。為了延續能量幫助更多癌友,桂格完膳預計於12月與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合作,啟動新一期的愛護計畫。

8成5癌友營養不良 難熬療程不適、惡病質反應

根據最新的國健署統計,全台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仍位居國人死因首位,持續威脅著國人健康。謝瑞坤醫師表示,癌症患者因為疾病與療程的影響,常是營養不良的高風險族群,約有30-85%的癌症病人有營養不良的情形,而癌友又多集中於體力、消化吸收能力較差的55歲以上之高齡族群(85%),更易出現營養補充不足影響預後的狀況。

癌症常見的治療方式有手術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其中接受化學療法的患者中有5成以上容易有消化不良、厭食的情形,而放療也有5成左右患者會出現吞嚥不適等問題。謝瑞坤醫師補充,手術開刀會使患者的體力會明顯下降,嚴重者需長期臥床而導致活動力不佳,身體機能下降進而影響食慾、消化吸收能力,造成營養不良情況,而無法進一步承受最優化的治療。

除了上述的療程引起的不適外,腫瘤本身也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謝瑞坤醫師說明,癌症患者有50%會出現癌症惡病質的情況,不可逆地引起綜合性的全身不適,包含食慾不振、消瘦憔悴等狀況,嚴重需中斷治療,良好的營養補充能緩和惡病質發生的風險。據美國腸外腸內營養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ASPEN)統計,患者若面臨營養不良而引起衰弱、再住院、住院時間延長等,會因此增加原本治療費用300%的開支,對於癌友的經濟也是一大考驗。


術前MUST工具助營養評估 術後黃金8週營養補充 提升好活力

然而,營養補充的重要性卻容易被忽視,有超過9成(93%)的癌症患者被忽視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卻僅3-6成營養不良的癌症病人會接受營養補充。謝瑞坤醫師強調,營養的補足與否會影響到癌症患者接續療程的耐受度,不能忽視營養支持的重要性,尤其術前的營養評估、以及術後進行化放療之前的階段,應要特別確保營養充足。

謝瑞坤醫師說明,癌友術前的營養不足可能伴隨著術後不良的影響,尤其頭頸癌患者已普遍被預期會有較大的不適影響,應在術前就及早評估,可使用英國靜脈暨腸道營養學會(EAPEN)建議的簡易營養不良評估工具(MUST, 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 來評估成人病患是否有營養不良風險,會從BMI指數、體重、營養不良整體性風險等來評分,若得2分或以上,應及早建立營養需求 ,以幫助患者術後更好地恢復體力,提高其生活質量。

謝瑞坤醫師補充,然而量表僅協助判定當前的營養狀況,即使術前營養正常,術後還是有營養不良之風險,所以術後在黃金八週內的營養追蹤與介入也很重要。根據不同的癌別,國際上有相關研究建議手術後最佳的化放療啟動期,如以腸癌和乳癌為例,兩種癌別分別在手術後的8週和7週內進行治療;而胰臟癌患者應在術後4至8週內進行化療或是合併化放療治療。謝瑞坤醫師進一步統整解釋,手術後、輔助化療開啟前的大約8週內是患者恢復體力、補充營養的黃金時期,如以台灣盛行的肺癌為例,手術後復原期也差不多是6至8週左右,在這期間應確保營養充足,才有體力堅持治療。

5大營養管理關鍵:高蛋白、高熱量、鋅、低GI、麩醯胺酸

營養師張毓雯說明,對於營養不良的病人而言,口服營養補充能夠幫助患者恢復體力,且癌症患者處於營養穩定且沒有厭食症和惡病質時,醫師可採更積極的治療方案幫助癌友照護病情。

一般癌症治療期間如果嚴重營養不足時,醫師會建議採用積極的營養介入方式,包含靜脈注射營養、鼻胃管管灌營養品等,然而,一般癌症患者在營養準備期則可依醫師或營養師建議選用專門的腫瘤配方營養補充品,建議五大營養管理重點,包含:高蛋白、高熱量、麩醯胺酸、低GI、以及鋅。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於2019年發佈癌症治療期間的飲食指南就提到,建議癌症患者的飲食要高熱量和高蛋白,其中蛋白質為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的主要構成物質,補充蛋白質有助於組織的修復,幫助肌肉生長;麩醯胺酸是條件型的胺基酸;鋅則有助於維持正常味覺與食慾。

市面上已有專門的腫瘤配方營養補充品整合了上述營養所需,並提供每日飲用1500 大卡熱量,且設計為低GI(數值40.2),讓需低GI飲食之腫瘤癌症患者可以安心使用,同時亦達到 100% 衛福部每日飲食中維生素與礦物質之建議攝取量(除氟營養素)。

桂格完膳癌症愛護計畫 百位癌友回饋中超過9成進食狀況改善

國內特殊營養食品-桂格完膳營養素腫瘤配方,於今年推動癌症愛護計畫,提供癌友營養補充,同時也於此機會提供患者正確的營養知識,幫助癌友在黃金期內補足營養、更有體力面對癌症。

本計畫共收案200名患者,來自全台27家醫院,以及超過9種以上的癌別病友一起參與本計畫,期間也透過問卷方式,同步蒐集癌友回饋,根據「桂格完膳營養素腫瘤配方癌症愛護計畫問卷」,百位癌友回饋體驗2個月後的結果,有97%以上的患者食慾有改善,以及在治療期間進食狀況改善者也近95%、飲用後的體重近9成維持在5%變化內或更好的體重狀況 。

本計畫受到癌友正面迴響,為支持更多患者度過治療期,桂格完膳預計12月與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合作啟動新一期的愛護計畫,將延續能量幫助更多癌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