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感受龍鱗裝幀書的奧秘!被譽為「做中國最美的書」

▲張曉棟在做第一個作品時,試了兩年半,用過無數種紙張,才重新還原古老技術,當它完成時,張曉棟表示他真的淚流滿面。(圖/翻攝自影片)
▲張曉棟在做第一個作品時,試了兩年半,用過無數種紙張,才重新還原古老技術,當它完成時,張曉棟表示他真的淚流滿面。(圖/翻攝自影片)

四方報/綜合報導

根據四方報報導,過年在家無聊時,不妨來欣賞一道中華文化傳承下來的技藝──龍鱗裝幀書。古代中國流傳的龍鱗裝幀書,外觀如同卷軸,但攤開後,會發現是在較小的紙上寫字,並以浮貼方式貼在大張紙上,風吹來時就像龍鱗次,放置時又是一幅筆墨山水畫,因而得名。專門在做龍鱗裝幀書的張曉棟曾經接受過CNN和ANN等外媒專訪,他在影片中表示,「這項技藝流行於唐朝,光頁芯就需要幾十道工序。」這項絕活的精緻程度足見一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手製書藝術家張曉棟表示他是從2008年開始創作第一部作品,那年電子書興起,讓他想到未來人類到底需不需要書呢?喜歡創作紙質書的他,還會有未來嗎?張曉棟認為電子書有它的好處,紙質書亦是,可以各感受它們的妙處。「我在做它的時候,只要有些微的差距都會讓畫面不連貫。」據悉,張曉棟在做第一個作品時,試了兩年半,用過無數種紙張,才重新還原古老技術,當它完成時,張曉棟表示他真的淚流滿面。

張曉棟曾在過往的演講中提及他的初衷,他說:「我的老師參加一場評獎,他帶回來一本畫冊。翻看它的時候,我覺得太精美、太驚艷了,是孫溫繪的二百三十幅的《紅樓夢》。我覺得如此偉大的作品,不應該只是這麼簡單地去再現畫冊,所以我想做新的作品。曹雪芹先生用他整個生命去鑄就這樣一部作品;剛好萃文書屋的程偉元,耗盡家資用木活字的形式刊刻了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孫溫先生用三十八年的時間,繪制了二百四十幅的繪畫。可以説他們三個人是用生命去成就這部偉大的中國文學巨作,而我要用我的方式把他們三個人帶到觀者的面前,讓他們去跟觀者近距離的交流,面對面的對話。」

張曉棟成名之後被邀請去非常多國際藝術展,展示這項獨特的技術,例如曾前往2018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辦理個人展,也去過美國和韓國,他向世界展示他的作品,同時傳承中華文化之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