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的式微?最夯紙本書不離理財、雞湯

▲圖書種類趨於大眾化,作爲知識最大載體的紙本書恐怕將越來越單一。(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圖書種類趨於大眾化,作爲知識最大載體的紙本書恐怕將越來越單一。(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2020年開始疫情蔓延全球,人類的生活習慣面臨改變,去年首先遭逢衝擊的就是出版業,台北國際書展停辦讓原本忙於策展的出版業陷入困境,原本疫情已在台灣趨緩,然而在本土疫情蔓延之下,2021台北國際書展也被迫停辦,使得命在旦夕的實體出版業更是雪上加霜,但背後隱藏的恐怕是圖書種類趨於大眾化,作為知識最大載體的紙本書恐怕將越來越單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誠品書店去年公布的閱讀報告,台灣新書出版量預估較2019年衰退8%、香港實體書店萎縮、蘇州圖書零售衰退7%、日本整體圖書規模衰退6%。而如同以往,大眾小說、心理學、投資理財類書籍依然蟬聯熱賣種類圖書,在疫情之下,憂鬱症相關主題出版量成長70%、培養理財腦的財務相關主題銷售躍升140%,而增肌鍛鍊體能,增肌減脂相關主題成長達110%。

對於大眾熱門書籍長期單一化的現象,獨立協會書店理事長陳隆昊說:「這也不能怪出版社,就跟農產品一樣,比如說今年薑的價格好,大家都會種薑,出版社也要活啊也要賺錢啊!」不過陳隆昊相信,不同的出版社有不同的讀者客群,對於專精的出版類型不會輕言放棄。

但出版產業的困難是不爭的事實,陳隆昊位於台大旁邊的唐山書店長期以來都以文史哲、學術相關的書籍為主,去年因為疫情影響下,很多國外的學者不能來能、學術活動的取消,一整年的業績就少了3成以上,現在只希望疫情能盡快過去。

▲第29屆台北國際書展明年登場,文化部首度推出限量20萬張的「TiBE購書抵用券」振興出版業。(圖/記者黃仁杰攝,2020.09.01)
▲台北國際書展原先預計推出購書抵用券振興出版業,但因為疫情今年依然宣布停辦。(圖/NOWnews資料照)
而在出版業界擁有8年資歷的林小姐則匿名受訪表示,熱門出版類型單一是一個很長期的現象,所以從去年開始,很多出版社在做的是創造更多出版品以外的價值,可能是相關的講座或是展覽,才得以勉強撐過疫情。

而在熱門出版書籍的種類上,林小姐說,的確大家觀察到什麼大賣就會出什麼樣的書籍,但以前還不會排擠到原先專精的出版物,「但是在實體書產業的萎縮下,現在可能就需要淘汰一些賣得不好的書。」那當消費者今天在書店接觸到的都是那種類型的書,其實長期下來就會對整個世代造成影響。

而去年在疫情之下成立的凌宇出版總編林恕全則說,現在實體出比以往更看重行銷包裝,雖然某些出版品的內容可能很艱澀或是小眾,但是在好的包裝企劃下,還是有讓讀者眼睛一亮的機會,另外,也因為出版業難生存,也激發了新類型的書籍,培養新的讀者,出版業雖然難做但是整體看來在創作量能上還是剖有新意。

去年文化部透過紓困專案大撒2.1億補助出版業,而今年也將依相關辦法,研議相關補助方案,另外今年也修正「文化藝術事業減免營業稅及娛樂稅辦法」,圖書業者出版書籍將免徵營業稅,即日起受理業者提出申請,即可獲得免稅認可,不過實體書產業的困境面臨許多問題,文化部的政策是否跟得上市場的反應速度還有待觀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