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海人/護藻礁,別藉環保之名行政治動員

▲藻礁公投在國民黨表態力挺後變成全國性議題。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呼籲,藻礁是專業議題,不希望變成黨派角力。(圖/翻攝珍愛桃園藻礁臉書)
▲藻礁公投在國民黨表態力挺後變成全國性議題。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呼籲,藻礁是專業議題,不希望變成黨派角力。(圖/翻攝珍愛桃園藻礁臉書)

文/海人

熱愛台灣,所以在乎台灣生存危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不是有崇高理念的環境生態守護者,但我真的非常熱愛台灣這塊土地,幾年前我成為一位海上鯨豚解說志工,還記得當時的初衷就是因為,覺得生活在一個島國,卻對周遭的海洋非常陌生實在很不合理,經過半年的培訓後我開始有機會在賞鯨船上解說,一百多次出海解說的航程中,跟船上遊客分享著台灣海洋與鯨豚的美,還有我們可以怎麼去守護台灣的海洋與環境,常碰到孩子們會有許多的好奇與發問,甚至比同行的大人,具備更多對台灣海洋及生態的認識,更讓我覺得台灣的未來一定能變得更好。

因為期待著台灣更好,我在2018年吸管與空汙法修法爭議時,不斷在社群上發聲,甚至做了幾份懶人包,被分享了幾千次並有許多媒體引用,但是這過程我反而體認到,雖然台灣的民主制度與公民素養已經在短短幾十年之間大幅提升,然而跟我們期待的或許還有一段落差。

2018那一年的公投,幾個我們認為進步的理念與價值,幾乎都遭遇到嚴重的挫敗,但台灣仍持續不停的在進步,雖然經歷了那樣的失敗,一切並非徒勞無功的,很多人開始從習慣沉默變成議題發聲者,願意用自己小小的聲量影響身邊的每個人,許多媽媽們為了孩子開始更多關注政治與公共議題。過去兩年我們彷彿經歷了其他國家20年的政治進程,但這也是因為,我們有極大的生存危機,面對一個經濟武力持續增強的大國併吞的威脅,各種經濟文化滲透及與在野黨的一唱一和,我非常清楚,在追求更好台灣的同時,其實更重要也更迫切的,是要先確保台灣的主權與民主能繼續維持。

莫忘2018年公投的經驗

公投是公民社會很好的一項制度,卻也同時是公民社會發展到甚麼程度的試金石,從2018的過程與結果我們也發現,目前在台灣,要透過公投讓社會有理性的溝通,並讓不同面向的資訊能完整地傳遞是很不容易的,也因此公投現階段成為分裂台灣社會很好用的武器,並讓共產黨能藉機滲透與撼動,讓以台灣主權優先的政權容易被攻破。

所以,你可以繼續闡述一百個守護藻礁的理由,你可以找另一百個守護藻礁的方式,但當你要簽署所謂的守護藻礁連署書之前,是否有更全面的思考過了呢?

台灣能源轉型充滿變數與挑戰

2011年福島核災之後,台灣各界對於核電安全的疑慮達到最高峰,台灣除了跟日本一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面臨強震的威脅外,每年也都有機會迎來強烈颱風,除了天災的高風險之外,核四在建置過程的許多爭議更讓國人難以放心。2013年的調查,超過七成的台灣人是反對核四啟用,當時台灣對於其他替代能源與綠電的發展依然付之闕如。2016年蔡英文上任後,除了要處理核四的問題,還需要加速發展替代能源與綠能,當時的電力備轉容量率只有1.64%,容錯率非常的低,結果隔年2017年的8月15就發生了全台大停電的狀況。

五年過去了,在經濟部與台電持續的努力之下,雖然台灣用電總是年年創新高,但電力備轉容量率卻能提高到10%以上,同時五年之內太陽能光電也提高了四倍,風力發電的發展也是光速的在進行中,但緊接著更大的挑戰在於,沒有一個縣市願意存放永遠性的核廢料,導致廢燃料棒也再也無處可放,核一核二的退役迫在眉睫,另外近年因境外境內空汙持續增加,減碳也成為台灣社會的共識與期待,另外光電與風力發電的推廣過程中,也有不少環境影響的因素需要重新去檢視與克服,這些都是台灣在能源轉型過程面對的困境與現實。

觀塘三接站攸關國安考量

原本要因應核一核二退役後發電缺口的深澳電廠,在2018年新北市與環保人士反對之下早已破局,因此大潭電廠擴建後的發電量就變成非常關鍵了,大潭的天然氣火力發電廠1年發電量佔北台灣的1/3,新竹以北有8成的工業用電、包含台積電等國際科技大廠的供電也全靠它,大潭電廠的發電能平衡南北發電量的差異,也能避免電網過度集中的風險,另外為了減煤,台電也預計2025年燃氣發電占比將達50%,同時工業鍋爐改燃氣需求也將持續增加,估計全國天然氣需求量至2025年將增加至2,490萬噸。

更重要的是,目前天然氣安全存量只有七天,若未來50%靠天然氣,要拉高安全存量到14天,也要靠更多接收站,這不僅是經濟上的考量更是攸關國安的關鍵因素,但現有台中及永安二座接收站之設備利用率已達103%,根本不敷使用,三接站的建置勢在必行。至於三接站是否有其他更好的選址? 其實不管是台北港或是外木山,都要牽好幾十公里的管線,這些工程造成的環境影響並不會比較低,而且經歷了高雄氣爆之後,民眾對天然氣管線的排斥是可想而知,台北港的案子包括八里居民與新北市政府也早就表達強烈反對的意見,所以位在發電廠旁邊的觀塘三接站真的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有破壞但也有更好的期待

蔡英文總統在選舉期間承諾會對藻礁進行更好的保育,這個承諾其實不但落實了而且還做了更多,除了已經在這幾年劃設370公頃的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的核心區域甚至是禁止遊客進入,整體的生態保育做得非常好。

另外,在桃園市長鄭文燦積極協助下,無償撥用位於桃園市桃園科技園區6公頃土地,成立「海洋大學桃園觀音校區」與「海洋創新育成基地」,規畫設立「海洋環境暨藻礁中心」、「藻類培育區」及「推廣教育」等,目前興建中的「藻礁暨海洋生態館」,也是為了投入藻礁保育、復育及環境教育等工作,最快在111年就可以落成啟用,將帶動海洋高教發展和地方繁榮。

這次主張要保育的大潭海岸段,其實早在18年前就被開發成工業港了,當然接氣站的建置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破壞,但透過保護區與海洋大學研究資源的投入,我們也可以期待未來藻礁保育一定能做得更好。

生活在台灣該理解的代價

台灣2300萬人生活在這個小小的島嶼上,我們沒有甚麼高價值的天然資源,也沒有很多可以賺取全世界財富的智慧財或品牌,但因著許多人的努力,我們的出口貿易金額在全世界高居第17名,讓生在台灣的我們可以過著比全世界80%以上的人更幸福、更安全、更豐盛的生活。

我們的電費是世界有名的便宜,在台灣靠自己努力,要吃得飽住的安穩不是難事。這一切也有代價,為我們創造大量外匯的電子與石化產業,要使用大量的水與電,台灣的經濟如果要持續成長,就必須提供穩定的供電讓這些產業願意繼續在台灣投資。

此外,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經濟與國防夥伴,基於台美貿易每年大量的出超,近年我們也與美國簽訂天然氣供應的合約,2021年起每年會購買2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接氣站的建置刻不容緩,環保與經濟發展並非零和遊戲,我們不可能一邊過著優渥的生活,一邊卻不願承擔任何環境上的影響。

今年8月的公投戰場

大部分連署守護藻礁公投的人,可能都不知道今年8月的公投預計已有其他三個題目,分別是核四重啟、公投綁大選、反萊豬,國民黨與核電支持者之所以突然從毫不關心,甚至也提不出更好替代方案的情況下,全力支持藻礁公投連署,當然是覺得對於他們要推動的那三項公投有所助益。從2018的經驗可以得知,國民黨本身就能動員幾百萬人,不看公投主題與內容就照指示投票的投票部隊。不少人期待因公投成案能讓社會更關注台灣的能源議題或環境議題,光看上面的題目就能知道,屆時很難聚焦在單純的藻礁保護上,只會有更多有問題的訊息流竄以進行政治攻防,更糟糕的是,還可能因此成為核四重啟的重要推手,這恐怕會是許多簽名連署守護藻礁的朋友不樂見的結果。

環保不只是口號或一次性連署

台灣是否需要更多元的發電能力?是否需仰賴台積電等電子產業發展?台灣的用電需求是否仍會快速成長?是否應要盡快減煤讓空汙問題能被改善?台灣是否需考量國防經濟因素而跟美國買天然氣?天然氣三接站真的有更好選址能如期完成嗎?藻礁長達二十多公里的海岸線都會被影響嗎?核一核二退役後的發電缺口還有其他馬上能補上的方案?我是否希望核四重啟?

在簽署藻礁公投連署書之前,我衷心的期盼每個人都能思考這幾個問題,並理解8月的公投可能面對的其他議題同步影響與可能的結果,如果都想清楚了,那麼公民的權利其實都該被尊重。

2012年韓國首爾市長朴元淳為了訴求不要蓋核電廠,集結整個城市的力量,用多元能源、環保積分、能源自主社區等方式,兩年內成功減少232億度的電”(相當於一座核電廠發電),1000萬首爾居民中有超過170萬人響應參與。

目前台灣在能源的討論只把所有責任丟給中央政府,但其實各縣市政府是能在能源政策上做得更多,需要更多公民一起持續去要求縣市長努力,環保不是看到一張照片、一時的感動、一次的連署。當然,這或許可以是個好的開始,但是,當台灣因為公投導致未來失去更重要的主權與民主時,那個時候的海洋與環境都已經不再重要了。

找到守護台灣的交集

許多守護藻礁的朋友已在這議題上努力了10多年,他們的努力不該被抹滅,現在已成立的藻礁保護區也是他們長期努力而來的成果。另一方面,蔡英文總統在帶領台灣往前走的過程,始終展現出負責與承擔的態度,不管是年金改革或是能源轉型都是,執政者如果只想討好選民而不做任何決策,對台灣才是最大的災難。

請愛台灣的朋友們面對以下的事實,不是參與連署就是守護海洋守護藻礁,我們需要更理性思考務實的環境共存方式,並且正視公投可能產生的政治效應與危機。但無論結果如何,最重要的是避免淪為政治口水、藍綠對立,我始終相信愛台灣這塊土地的人,我們仍要努力在守護台灣的方式上,找到更多交集。

●作者:海人/正職為兩個孩子一個柴柴的爸,兼職醫療產業的小螺絲釘,志業為鯨豚解說志工。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