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李兆立/了無新意的「在野大聯盟」

▲無論是爭取媒體曝光增加聲量,還是想要舞台發揮所長,柯文哲與江啟臣兩人,雙方都想藉由「藍白合作」的議題各取所需。(圖/記者陳明安攝,2021.02.24)
▲無論是爭取媒體曝光增加聲量,還是想要舞台發揮所長,柯文哲與江啟臣兩人,雙方都想藉由「藍白合作」的議題各取所需。(圖/記者陳明安攝,2021.02.24)

文/李兆立

日前中國國民黨透過自家智庫發出邀請,要在野黨來對談「世代正義」和「居住正義」,最後民眾黨應邀出席,再度點燃「藍白合」和「在野大聯盟」的話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的倡議其實不是第一回,早在2020年大選結束後,民眾黨就曾拋出「在野大聯盟」的構想,結果無疾而終。如今一年過去了,這個87%像的倡議,改由國民黨發動,換了議題對談的新包裝,但當初無疾而終的原因,現在改變了嗎?

誠然,同為在野黨,在立法院擁有席次的國民黨、民眾黨、時代力量和基進黨,確實都有監督執政黨的天職,但這就足以形成聯盟了嗎?

第一,如果要談的是政策推動,那無論誰來邀請,都應該邀請「全部政黨」而非「只邀在野黨」。

理由很簡單,畢竟如今擁有執政資源及國家機器的是民進黨,而許多該討論的政策,例如這次的世代正義和居住正義,也都是民進黨過去的重要政見。如果要理性討論政策如何推動,總是要政府給個說法,看到底是哪裡窒礙難行,所以上台後必須髮夾彎,因此實在沒有排除執政黨參與的理由。

第二,如果要談的是如何監督,那我們面對的問題其實很單純,只要國民黨回歸理性就好。

這題我們其實談了很多次,面對完全執政的民進黨,要阻擋國會多數直接輾壓的唯一方法,就是透過明確的論述來爭取民意支持,才能形成足夠的壓力讓民進黨轉向。

然而,國民黨無論是在上一屆的勞基法修惡、前瞻條例,或者這一屆的萊豬等重大議題,都只會用「潑水、拆桌、撒麵粉、倒豬內臟」的方式進行無腦杯葛,結果就是讓理性討論和監督質詢無法在國會正常運作,最後讓執政黨輕騎過關。

因此,這點根本不用對談,只要國民黨放棄這種「假杯葛,真放水」的無效監督,立刻就能獲得顯著的改善。問題是,整個社會提醒過多少次,國民黨要改早改了,結果呢?

第三,如果要談選舉合作,問題就更大了,價值理念差距如此之大,為了「對抗民進黨」而硬湊在一起,難道選民就會買單嗎?

舉例而言,時代力量對於主權和轉型正義的立場,就跟國民黨和民眾黨有相當差距。無論是「九二共識」或「兩岸一家親」,都是時力無法接受的。反過來說,時代力量所主張的轉型正義、國家正常化、華航與護照正名等,也受到國民黨的徹底反對。

退一步說,即便各黨願意擱置國家定位的立場歧異,對於經濟發展及民生議題,莫說各黨之間的價值理念依舊差異顯著,連各黨之內都未必有共識。

先看國民黨,自從江啟臣主席上任後,就試圖靠攏各種進步議題,結果卻是頻頻上演「中央支持,地方反對」的兩手策略,言行不一致的程度令人咋舌。

例如,藻礁公投,國民黨不顧「三接」就是在馬政府任內核定興建,在最後一刻現身挺公投,導致國民黨執政縣市一片靜默,尤其主要替代方案所在地的新北市,動見觀瞻的侯友宜市長卻依舊神隱;又如這次的主題「居住正義」,國民黨日前終於推出「囤房稅」法案,但執政的12縣市卻毫無動靜,彷彿忘記現在就能訂定自治條例來落實囤房稅。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民眾黨身上,例如日前引發熱議的「明倫社宅案」,為了降低過高的租金,民間團體倡議要「社宅免徵房屋稅及地價稅」,也得到民眾黨支持並提出草案,卻遭到台北市長柯文哲悍拒。

換句話說,要談「就政策議題凝聚各黨共識」之前,或許先做好「凝聚黨內共識」更重要。

以上問題,你知道,我知道,國民黨和民眾黨也知道,卻依舊堅持要會面,原因很簡單,就是互衝聲量罷了。結果不要說達成任何合作,光是藍白內部就雜音不斷,對談後也乾脆不演了,各種放話切割立刻登場。至於當初大張旗鼓說要談的「世代正義」和「居住正義」,自然也淪為被遺忘的配角。

還是那句話,如果個別議題的理念和價值一致,當然歡迎不同政黨來一起推動。但如果明知彼此的整體理念和價值差異甚大,卻硬要同框衝聲量,上演一年一度的「在野大聯盟」大戲,那就謝謝再聯絡。

●作者:李兆立/政治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