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泡菜、歷史文化!韓國對中國反感度不斷飆升

▲《朝鮮驅魔師》斥資320億韓元打造,因為故事涉及扭曲歷史、中韓文化問題,引起韓國觀眾反感最終在輿論壓力下停播。(圖/SBS)
▲《朝鮮驅魔師》斥資320億韓元打造,因為故事涉及扭曲歷史、中韓文化問題,引起韓國觀眾反感最終在輿論壓力下停播。(圖/SBS)

國際中心林孝萱/綜合報導

中國官媒和網路百科早前指韓國泡菜源自於中國醬菜,引起韓國方的不滿。除了泡菜,近期中韓雙方不斷在文化議題上交惡,中國東北工程也被韓國指責是在扭曲歷史,意圖成為「文化霸主」。韓國民眾對中國的反感也反映在近日被下架的古裝劇《朝鮮驅魔師》事件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之音》報導,斥資2800萬美元的《朝鮮驅魔師》中出現演員飲用中國酒以及吃餃子、月餅和皮蛋等中國食品的畫面,引起韓國觀眾的不滿,甚至發起青瓦台請願,最終戲劇播出不到2集就被下架;電視劇頻道、演員、劇組等紛紛出面向大眾道歉。

韓國民眾感到不滿的原因不僅僅是《朝鮮驅魔師》,更多人擔憂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以及對其近鄰更為強硬的姿態,還有中國「戰狼外交」的策略,讓韓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惡化,甚至逼近前殖民者的日本。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顯示,韓國人對中國抱持負面看法的比率為37%,至2020年翻漲了2倍以上,期間中韓關係在2017年美國薩德(THAAD)急速惡化,中國祭出「限韓令」反擊,暫停赴韓旅遊、禁止韓國K-POP歌手至中國巡演,讓韓國至少損失數十億美元,薩德風波被認為是中韓關係的重要轉折點。

澳大利亞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查爾斯(Peter Charles)認為,中國戰狼在泡菜事件砸了自己的腳,北京選了一個沒有外交價值、完全不必要的話題(泡菜)去找架打,還損害了(中國)在韓國大眾中的聲譽,本來願意與中國合作的韓國官員都打退堂鼓。韓國國立外交院院長金俊亨(Kim Joon-hyung)表示,北京的行為「令人困惑」扭曲泡菜的歷史無法成為全球的領導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