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連環爆超焦慮 諮商心理師呼籲這樣做

疫情連環爆超焦慮 諮商心理師呼籲這樣做
疫情連環爆超焦慮 諮商心理師呼籲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日疫情升級,雙北市已進入社區第三級警戒,甚至公布停課到5/28的消息,其他縣市也陸續傳出確診個案,民眾焦慮不安,即使不外出,多數人還是得正常上下班與人群接觸。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指出,焦慮的情緒源自於自身無法控制的事情,面對當前的動盪感到焦慮不安是非常正常的,且適度的焦慮也能幫助我們提高警覺,但過度的焦慮反而會影響身心健康與免疫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若在焦慮的當下,專注於自己可掌握的事物,如落實戴口罩、洗手、不出門,並嘗試放下不能掌握的因素,如關注每日確診數字,就能讓自身在疫情當中找到控制感,保有正向的能量,並與親朋好友互相支持,一起平安度過疫情。

勿搶購物資、囤貨 規劃採買清單

而在指揮中心發布疫情升級後,不少民眾進超市搶購民生物資,大排長龍。諮商全聯會媒體與公共關係委員陳劭旻表示,防疫政策的出入限制首當其衝就是民生需求,民眾不妨認真檢視自己家中的糧食與民生物資存量是否足夠,或進一步依據習慣與當週外出行程,核對家中資源並列舉購買清單,以理性規劃取代焦慮性囤貨,進行真正必要的採買,也可避免非必要的人潮群聚。

勿轉傳社群內真假難辨訊息 以指揮中心訊息為準

諮商全聯會秘書長林上能指出,2020年有許多國外研究提到疫情壓力對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產生焦慮、驚慌、無助等情緒,影響睡眠、食慾及身體不適,甚至是更多的菸酒需求,降低疫情中的生活品質及免疫力。民眾可以適度瞭解疫情變化,但避免接收過多的報導,也不轉傳社群中真假難辨的訊息,以指揮中心訊息為準,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焦慮渲染。

勿過度關注新聞 找回嗜好、運動習慣

疫情升溫的「不可控感」常是民眾產生焦慮甚至無助感的關鍵。除了落實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外出之外,也可試著將自己的關注焦點從對外界與他人的猜測,回到自己的身心關照上。例如:在家防疫期間,做些平常因忙碌而沒有做的事、從事自己的興趣嗜好與維持居家運動的習慣,讓自己即使待在家中也能夠同步維持身心健康。如此在混亂之中也能感受到控制感,更有能量一起面對疫情的變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疫情連環爆超焦慮 諮商心理師呼籲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