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秘境美食|藏南台灣山裡野地食房 10個人回山裡自給自足自學

屏東秘境美食|藏南台灣山裡野地食房  10個人回山裡自給自足自學
屏東秘境美食|藏南台灣山裡野地食房 10個人回山裡自給自足自學

行遍天下旅遊網

【採訪報導:行遍天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一年,88風災(莫拉克颱風)重創屏東許多山地原鄉。風災後政府制定政策部落遷至永久屋,條件是選擇永久屋就必需放棄山上土地與屋子。三地門鄉大社村的武棟與親戚拔而熱資一家兩戶人家,不願放棄部落生活,10年前決定重回山林自力更生,從修路、接水、接電,自耕自栽自給自足,甚至成為屏東第一個自學家庭,讓孩子免於每日9公里去學校的勞頓。這段辛苦的返鄉路程辛苦,至今化成在部落裡的 野地食房 歡迎大家上山,在共食場域聽他們與自然共生的故事。

▲兩家10口人,一起出動就是幾乎「全村都出來了!」
▲兩家10口人,一起出動就是幾乎「全村都出來了!」
入山前需要的慎重儀式  向土地致敬

循著台24線往三地門深山,行經德文部落後繼續前行,我們抵達當地人稱之為「缺口」的地方。有著陽光笑容靦腆燦笑的部落少年「山門谷安」等著我們。他說:「缺口,像部落大門,每當有人回來我們會在這告訴部落祖靈我回來了。」隨後帶領著大家默禱,我們向部落裡的長輩介紹自己與此行目的,儀式後方能入山。

▲遊客進入部落前,都要在缺口停下,由引導人先為遊客祈禱祝福並告知土地與祖先,有他們的到來。
▲遊客進入部落前,都要在缺口停下,由引導人先為遊客祈禱祝福並告知土地與祖先,有他們的到來。
離開缺口繼續前行,約莫6鐘車程終於抵達大社部落。廢棄已久大社國小旁是此行目的地「野地食房」,很難將野地食房定義成一間餐廳,因為這裡原本是部落的共食空間,現在只是將山上有的食材製作成餐點和大家分享,說是餐廳更像是來部落朋友家吃飯聊天。而一面忙著手頭上工作的兩家人,手沒停下工作卻仍堆滿笑意的歡迎著我們。

2家10個人重返部落的回家之路

男主人武棟表示,那年風災過後,部落族人被暫時安置在營區,當時大量物資湧入,下山避難的族人從什麼都沒有、到什麼都有,幾個月過去許多人開始有了惰性,一反過去山上自給自足、互助共享努力的生活,甚至連小孩變了。於是武棟家及親戚拔而熱資共2家人決定重返部落。「回山上的家雖然一無所有,但至少還有土地,土地可以長出足夠餵養全家人的作物。回家還能固守文化、向大地向森林學習與共好,這是部落從古至今該要有的使命與責任。」

▲部落裡還留有很多保存完整的石板屋。
▲部落裡還留有很多保存完整的石板屋。
回到山上反而知足於剛好就好

在山上的資源很有限,反而也讓人更懂得珍惜,並思考什麼叫做「剛好就好」,武棟2家人秉持著夠用就好的信念。回到部落後胼手胝足打造出了一方共食的空間,用部落的石板、木頭打造出外觀如百合花與芋頭葉子型狀的野地食房。食房原本僅用於讓族人、老人家回家時能有相聚共餐的地方,山上有什麼就提供什麼,久了後,延伸變成了能讓一般客人上山體驗的預約制餐廳。

▲兩家人親手打造的部落共食空間。
▲兩家人親手打造的部落共食空間。
▲最小的阿睿才5歲,是大家的開心果。
▲最小的阿睿才5歲,是大家的開心果。
 山上有什麼,我們就吃什麼

我們在南台灣豔陽午後鑽入半開放的空間內,山谷微風從四方吹拂,入座後溫熱的台灣土肉桂茶生津止渴。第一道上桌的是主食小米燉飯,大女兒拉麼參是已經能獨當一面的餐廳經理,她告訴我們,台灣擁有300多種小米,而這道燉飯裡頭就含有6種部落自己種的。小米粥裡有佛手瓜、黑樹豆、南瓜,全部都是部落自己生產的食材。還有用翼豆、龍葵、龍鬚菜、過貓、大葉欖仁果仁與花生粉所製成的健康野菜捲,一旁地瓜是食房92歲老祖母自己種的。還有運用刺蔥、馬告等香料醃過的烤豬肉、及用雞肉還有自家烘製芋頭粉所做的吉拿富⋯⋯。每一道料理都取自於部落自栽,健康與食安絕對安心。

▲山上產什麼、當天廚房就推出什麼的超美味無菜單料理
▲山上產什麼、當天廚房就推出什麼的超美味無菜單料理
探訪像進入冬眠的部落。

飯後,17歲的山門谷安帶大家參觀部落,完整的道路、傳統石板屋、公共空間,與一般村落無異,只是人聲都消失了,整個村莊像是進入了冬眠,他說大社部落目前山上只剩下8戶返回居住,大部分是老人獨居,而他們就佔了2家,有時家人們一起外出,他們還笑稱:「全村都出動了!」不過他們不氣餒,2戶人家10口人,在深山裡自給自足,父母幫孩子申請在家自學,除了傳統國英數教育外,其實部落的語言、耕作、節氣、生態、木藝、編織甚至料理通通都是值得學習的課程。

▲有興趣的客人可以參加部落深度導覽。
▲有興趣的客人可以參加部落深度導覽。
族語中「分工」與「合作」是同一個詞彙的深層意義

我們幸運地跟著武棟前往他們山上的小米田跟芋頭田,這裡的每塊田地都有自己的名字,因為族人認為,有了名字就會有感情,有責任感。過程中我們一起跟著體驗了砌石板牆、趕想來偷吃小米的小鳥。武棟表示,回到山上後,兩家人一起修路、一起開墾、一起接電接水,孩子們從小就會幫忙家裡的農務,像砌石板,每天蹲在一旁觀察,自然而然就可以掌握技巧。在排灣族語裡,「分工」與「合作」是同一個詞彙,過去傳統生活,每個人必須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總有一件事情是你可以為別人幫得上忙的,這樣才有可能達到互助互補。

▲武棟說,石板牆要真誠跪下來用心堆疊才是最能感受土地力量的。
▲武棟說,石板牆要真誠跪下來用心堆疊才是最能感受土地力量的。
▲兩家人回到山上後,已經成功種出6種適合山上的小米,在食房裡也都吃得到。
▲兩家人回到山上後,已經成功種出6種適合山上的小米,在食房裡也都吃得到。
▲小米田快要收成的時候,白天天天都要有人顧著趕小鳥,辛苦才不會白費。
▲小米田快要收成的時候,白天天天都要有人顧著趕小鳥,辛苦才不會白費。
我們觀察武棟一家人緊密互助的生活,一如傳統部落生活,看到哪裡有人生火,就會靠過去,一起幫忙洗菜、準備食材、煮東西吃,然後一邊吃喝、一邊聊天討論事情。大人會讓孩子從小就參與家族大小事,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武棟認為身為部落的一份子,就有責任守護排灣族的傳統文化,也期許孩子們從小就擁有語言和知識,除了能傳承在山林裡生活的一切事務之外,也能為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

景點介紹

野地食房

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村勝利巷68-1號

電話:0928-038722

時間:用餐或住宿預約制。疫情關係營業時間與方式請依照店家公佈為主。

網址:野地食房-答路本浪

費用:一泊二食1,300元(含住宿一晚、晚餐與早餐)、部落入門導覽800元、深度導覽1,600元(其餘採集、農事或工作體驗活動請電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