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同樣面對鄰國強權 台灣與立陶宛關係升溫

▲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表示,為開拓外銷市場,避免在政治上受制於中國,正規劃在台灣等東亞國家成立代表處。(圖/取自twitter.com/LithuaniaMFA)
▲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表示,為開拓外銷市場,避免在政治上受制於中國,正規劃在台灣等東亞國家成立代表處。(圖/取自twitter.com/LithuaniaMFA)

記者呂炯昌/特稿

外交部長吳釗燮今(20)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宣布將正式成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這是我國在歐洲國家首個以「台灣」為名的辦事處,美國在台協會(AIT)也肯定台灣將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回顧歷史,台灣與立陶宛都曾遭周遭國家殖民統治,至今仍面臨強權威脅,兩國擁有共同的慘痛歷史成為關係發展的契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陶宛首都是維爾紐斯(Vilnius),國土西濱波羅的海,北鄰拉脫維亞,東為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則與俄羅斯之卡列寧格勒接壤,西與瑞典隔海相望,全國總人口不到300萬人,比台北市還少。立陶宛長期遭受周邊鄰國欺凌,遭到俄羅斯、波蘭與德國入侵過。1655年維爾紐斯遭到沙俄佔領,更是立陶宛史上首都首度遭外敵佔領。

1944年蘇聯派兵佔領立陶宛,成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如同帝俄統治時期,蘇聯統治下禁止一切立陶宛的國家象徵,並透過秘密警察監視人民一舉一動。在蘇聯高壓統治下,立陶宛仍不放棄獨立,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舉行了「波羅的海之路」示威活動,200多萬人手拉手,從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到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組成一條650公里長人龍,高呼「自由」、「脫離蘇聯」、「俄羅斯人從波羅的海滾出去」等口號。1991年9月6日,蘇聯因內部政治動盪加劇,已無法阻止立陶宛獨立,終於承認立陶宛獨立。

立陶宛獨立後積極加入國際組織,包括歐盟、世貿、聯合國與北約組織,尤其加入北約能夠透過集體防衛力量對抗俄羅斯再度入侵。立陶宛自命為對抗專制的前線國家,也支持其它國家對抗專制國家,不只反對歐盟購買俄羅斯製造的Sputnik V疫苗,認為俄羅斯利用疫苗作為統治與分裂世界的武器,更表態退出中國主導的歐洲「17+1」機制;針對中資想投資境內克萊佩達港(Klaipeda Port),立陶宛總統與軍方也曾表態反對,擔憂若中國掌控港口,在危機時刻就能製造障礙,阻撓北約增援部隊抵達、軍事裝備和貨物的投送。

為了避免經濟過度依賴,導致政治上受制於中國,立陶宛政府規劃多角化經營與印太國家關係。台灣為亞洲重要經濟體,同樣面臨周邊強權的軍事威脅,因此台灣、立陶宛惺惺相惜,在經貿領域獲得進展。

若我國真的能以「台灣」名義在立陶宛設立辦事處,對我國而言,這是一項外交突破,尤其中國全面壓縮我國外交生存空間下實屬不易;對立陶宛而言,台灣在當地設立辦事處再度展現該國不畏懼強權的決心,特別是中國以強硬手段處理香港與新疆維吾爾族問題後,歐洲更國更加關注亞洲情勢,立陶宛以行動證明與其他支持民主、人權的盟邦站在一起。

不過,台灣與立陶宛雙邊關係仍以經貿發展、民主經驗分享為主;在軍事上,立陶宛與台灣相距甚遠,北約在立陶宛輪流駐軍提供安全保障,台灣能提供軍事援助相當有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