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徐佳馨/兩大新制的兩個關鍵詞

▲目前市況,成交量逐步往上,但在疫情干擾下,雙2.0的威力短期還沒看到端倪,但長期來看,對整個房市結構的長期影響力不容小覷。(圖/NOWnews資料照片)
▲目前市況,成交量逐步往上,但在疫情干擾下,雙2.0的威力短期還沒看到端倪,但長期來看,對整個房市結構的長期影響力不容小覷。(圖/NOWnews資料照片)

文/徐佳馨

在疫情最嚴重的那時,房地合一2.0與實價登錄2.0按照原定規劃,在七月一日同步上路,轉眼間,雙2.0也施行超過半個月,隨著疫情與買氣一起「微解封」,身邊朋友問起,價格會不會掉?自用該不該買?投資要不要下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看目前市況,成交量看似逐步往上,成交價如果沒有意外,在沒有利空的狀態下,短期欲大跌不易。扣掉土地、營建成本大幅增加的原因外,基於房地合一是有賺才課稅的制度,即使升級到2.0,就是閉鎖期延長、範圍擴大,低利時代下許多賣不掉的屋主寧可等一等,也讓二到三房的主流案變少,等市場變因褪去,屆時剛性需求追價難免;加上近年一些屋主把「實拿」當交易習慣,也等於把稅費成本轉嫁出去,就會出現近期如各界所見,價格震盪,甚至不跌反漲的狀態。

目前,在疫情干擾下,雙2.0的威力短期還沒看到端倪,可是長期來說,兩大政策說白了,就是「提高稅負門檻、關上投機大門」,一言以蔽之,兩個制度的修改都是為了打擊投資與投機而來,對整個房市結構的長期影響力不容小覷。

新政之後,「自用」和「M型化」是接下來的兩大關鍵字。

自用客戶無論是買預購或是成屋,現階段仍有低利與高成數的優勢,只要產品選對,周邊環境也加分,入手並不難,甚至因為預售價格全面揭露,還可以用預售價作為議價工具,加上近期Delta病毒再起牽動股市,多少還有些切入點,求穩不求出奇的長期持有,即使因持有時間不長,不能適用房地合一自用持有者400萬扣除額的規定,善用自用身份與重購退稅,除了土地增值稅小換大的退稅外;房地合一稅無論是大換小或是小換大,都能趁著換屋時拿回全部或局部,對下次購屋也不無小補。

這些零零總總的規定,讓自用者能透過制度享有最大程度的保障與優惠,也凸顯了壓縮訊息不對等,提高對投機者的調控,和漲價歸公的思維。

另一層面是,制度影響所及,對於富貴險中求,過度操作槓桿的投資者與從業者來說,將是一大挑戰,當資訊不透明的優勢不再,加上營造與土地成本增加,雖然初期實價登錄價格混亂,有些區域或個案仍有利可圖,只是時間一長,弱投資者在有限的資金周轉上受不了時間拉長的壓力,弱建商除了土地取得難上難外,還將面臨成本與銷售夾擊的生存之戰,就算僥倖不倒,也僅能苟延殘喘,無論是投資客還是建商,在接下來的波段很難不走向M型化發展。

扣著自用和M型化兩大關鍵字,來爬梳接下來台灣的不動產市場走向,自用與長期投資者最後總會體悟到,無論怎麼買,都得回歸產品本質與周圍環境機能兩大原則,若是投資考量,供給、收益與資金效益,都是下手前得全面列入考量,下手後靜待結果發生。至於民眾最關心的價格不再是秘密後,大環境有利多之際,會因為市場起風而帶動價格,當大環境利空之時,能夠透過資料得知「是誰在裸泳」,也會明白這世界上有拉回,沒有甚麼是「漲不停」的。

面對未來,從過去幾次天災人禍的經驗,變與不變都是人世間的必然。人們會知道一切終將過去,長存在我們生活之中的,不僅是制度,還有在這些經驗之中所調整出來的應變彈性。

相信我們都能順利度過這一關。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