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手整治補教業 港股、美股暴跌整體行業蒸發3兆

▲中國內卷問題在高考下尤為明顯,《彭博社》分析,管制補教業除了牽涉到金融整治問題,也是為了解決擔憂內部競爭而少子化的因素。(圖/翻攝自微博)
▲中國內卷問題在高考下尤為明顯,《彭博社》分析,管制補教業除了牽涉到金融整治問題,也是為了解決擔憂內部競爭而少子化的因素。(圖/翻攝自微博)

要聞國際中心林孝萱/綜合報導

中國政府早前大動作管制科技業、金融平台,近日又提出「雙減」政策,要求學科類培訓機構(補習班)一律不得上市融資,且嚴禁資本化運作。導致上週五(23)在香港、美國掛牌的中概補教股暴跌,納斯達克金龍指數暴跌8.5%,創下2020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和高點相比,中國上市的校外培訓機構總市值已縮水7000億人民幣(約3兆27億台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週六(24)晚間正式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意見》),「雙減」政策正式落地,文件要求,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上市融資或接受外資、禁止資本化運作。同時,各地也不再批准新的學科類校外教育機構,現有的機構將登記為「非營利性」;禁止對6歲以下兒童(學齡前)進行在線輔導和學校課程教學;機構不得教授外國課程或聘請中國境外的外國人任教;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

中國媒體報導,從《意見》內容可見,北京全面嚴加管控補教業,雙減導致中國教育股和行業大震盪,包括在美國上市的:新東方、好未來、高途等教育機構,股價皆大幅下跌,《意見》正式印發前夕(23),嚴然成為「黑色星期五」,好未來股價單日跌幅破70%、高途下跌63.26%、新東方下跌54.22%;其他中國教育概念股下跌30%至70%不等,例如51Talk(中國在線教育集團)下跌43.11%,有些公司和高點相比跌幅超過90%。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年輕世代的生育意願較低,引發人口結構問題的擔憂。(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和股價最高點相比,高途年初股價為149.05美元/股,23日股價跌至3.52美元/股,跌幅達97.64%;新東方年初股價為199.74美元/股,23日僅剩下2.93美元/股;好未來年初至今最高點股價為90.96美元/股,現在股價為6美元/股。整體上,中國上市的校外培訓機構(補習班)總市值縮水高達7000億元人民幣(約3兆27億台幣)。

香港股市教育板塊同樣血流成河,新東方-S週五(23)股價跌幅達到40.61%,新東方在線跌幅達28%,思考樂教育(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跌幅達28.5%,卓越集團下跌21.48%。加上先前對網路科技業的整治,恆生科指與今年2月的高點相比,市值已蒸發5510億美元(約台幣15.4兆)。

▲(圖/翻攝自微博)
▲中國出手整治補教業後,教育類概念股表現慘淡。(圖/翻攝自微博)
中國行業分析,在「雙減」政策下,補習班正在摸索如何轉型,例如將業務範圍轉至成人教育,或是推出「素質教育」(才藝班)例如美術課、書法課、圍棋課程,以淡化學科類(補習)的項目。但行業分析也坦承,一窩蜂的轉型並不能解決大量補習班的近憂遠慮,仍然需要長時間的調整。

中國出手管控補教業,連帶讓納斯達克金龍指數在23日暴跌8.5%,創下2020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彭博社》報導提到,因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以及少子化使得資源集中,也願意投入更多金錢培養孩子,讓中國教育行業曾經備受投資者青睞,整體市場至少成長1000億美元(約3兆台幣)。原本行業預計,至2024年將產生4910億人民幣(約2.1兆)的收入,然而北京大刀闊斧的整治補教業,削弱行業前景,這些補教機構的聲明也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圖/翻攝自微博)
▲「雙減」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負擔、學生校外培訓的負擔。(圖/翻攝自微博)
和科技業整治相比,補教業的管制還多了一分正當性。中國現今普遍存在「內卷」現象,尤其是高考(高中考大學),學生們必須更加努力,才能擠進名校的窄門,這樣的高壓環境,導致「內卷」的另一個極端「躺平」態度興起。2021年「躺平」的爆紅,讓中國共產黨意識到年輕世代所面臨的嚴峻問題,而決策層第一個瞄準的目標就是東亞社會普遍存在、也是學生時期壓力來源的「補習班」。

《彭博社》指出,課後輔導、補習班被東亞認為是取得好成績的必要關鍵之一,但現在「不能輸在起跑點」的激烈競爭也讓年輕世代不願生育孩子,進而影響到中共最關心的人口結構問題。但要處理少子化或是內部競爭過於激烈的窘境,單靠縮減補教業發展恐怕是「治標不治本」,仍需要長期且完整的配套措施優化整體育兒環境。

對於中國補教業前景,《彭博社》認為,雖然24日印發的《意見》內容和整治方向還不算明確,許多分析師都同意,北京不會完全消滅培養下一代國家棟樑的重要行業。摩根大通分析師金姆(DS Kim)認為,應該在情況明朗之前避開投資中國教育業;加拿大投資公司「Purpose Investments」首席投資官泰勒(Greg Taylor)則警告,雖然投資補教業確實有驚人的利潤,但投資者也必須考慮到背後的監管風險。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減輕學生負擔、鼓勵年輕人生育、解決內卷窘境近日成為中國政府關注的重要議題。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