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李兆立/紓困五倍券來了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日公布「振興五倍券」方案。(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日公布「振興五倍券」方案。(圖/行政院提供)

文/李兆立

「更好領!更好用!更刺激!」閣揆蘇貞昌在公布「振興五倍券」的定案記者會上,下了這樣的註解。對於確定從10/8開始發放的五倍券,各種「如何領取,怎麼爽花」的討論也確實立刻熱鬧起來,引頸期盼之情溢於言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行政院緊盯網路的圖文小編們先別急著傳捷報,更別急著把「討論熱潮」等同「振興效果」,而是一起思考一下,民眾究竟為何如此期待,接下來也真的會因此創造振興效果嗎?

首先,政府要發錢,民眾當然期待,但疫情陰影仍在,振興效果恐怕更不如預期。

畢竟本土疫情讓台灣悶了兩個月,經濟被衝擊得亂七八糟,依據行政院自己公佈的數字,上半年就紓困了1105萬人次,換算後等於超過一半的勞工及老闆都需要政府協助。民眾荷包緊了,如今政府要加碼發錢,大家當然期盼多多益善,快發下來。

換句話說,「缺錢」或「解悶」才是民眾熱烈期待的源頭,跟政府宣稱五倍券有更刺激更好用,關係恐怕不大。

更麻煩的是,去年發三倍券時,國內防疫尚稱平穩,除了多了口罩,生活作息基本照常。如今本土疫情衝擊後,不僅二級警戒短期內難以調降,餐飲零售受到不少防疫限制,Delta變種病毒在社區流竄的陰影,甚至讓政府承認有機會升回三級。

生活作息都還回不去,疫情變數還很多,挑在此時發五倍券,真的不能對成效過度高估。

其次,所謂更刺激更好用,也是言過其實。

大家都還記得,五倍券剛被喊出來時,方案幾乎跟去年三倍券一模一樣。同樣是要「先花1千,再來加倍」,同樣是「數位紙本都可領」,同樣是「部會、地方、商家都加碼」。結果在朝野各界一番苦苦勸阻後,政院才終於有了修改。

雖說有修改,其實主要是改了兩個部分。第一個是改成「不用花1千,直接領5千」(所以加倍在哪?);第二個是從「排除電商」改成「有條件納入」,原因是他們終於發現電商今年也很慘。(所以政策規劃時的是事前調查在哪?)剩下的絕大部分,都跟三倍券差不多。

政策制定的過程中,當然可以參考先前案例,加以修正改良成更好的版本。換句話說,就是要找出痛點,然後提出對策。五倍券當然可以參考三倍券,但當時的問題找出來了嗎?

例如,去年同樣可以「數位領券」,也同樣可以綁定數位支付,也同樣有部會數位加碼,然而,三倍券當初預估會有36.9%的人綁定數位,結果卻只有7.6%,如今政院也反覆強調要「加強數位」,請問當時的痛點找出來了沒?又做出了什麼調整?

放心,大家還是會把五千元的額度都花光,但不會直接等於五倍券更刺激更好用。

最後,政府雖然不承認,但公布的數字很清楚,所謂的振興,其實就是紓困。

每當討論到振興時,總會有人跳出來說「不要跟紓困搞混」,但事實上總是刻意弄混的,就是政府自己。這邊就先來釐清一下,同樣是政府發錢,紓困和振興的差別在哪裡。

「紓困」追求的是短期效果,讓大家有錢可用,勞工生活過得下去,企業不要週轉不靈。因此紓困要的是雨露均霑,儘可能讓受創產業都能拿到救命錢,一起度過難關。

「振興」需要的是長期效應,抓對一個點,加碼讓它迅速壯大,讓這個符合未來趨勢的產業能夠不被疫情打倒,甚至逆勢成長,成為接下來引領台灣經濟的火車頭,在疫情過後帶動其他產業恢復活力。

定義講完了,來看看三倍券和五倍券。雖然說是「振興」,但政府一方面廣為發放「雨露均霑」,一方面又強調「扶持受創產業,排除獲利產業」。從政策邏輯來看,確實更像紓困。

你說定義未必準確?那就來看看政策成效。行政院的五倍券簡報上說,去年三倍券的效益超好,並特別點名「零售、餐飲營業額,破歷史新高」。但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半,而且正好印證了只有短期效果。

 

先看餐飲業,去年7/15三倍券發放後,8月份營業額736億元確實創下新高,但9月立刻跌回原來水準的645億元,而今年本土疫情爆發前的4月營業額也是658億元。趨勢圖一拉出看就知道,除了短期衝高,並未帶動產業振興的長期效果。

再看零售業,去年三倍券發放期間,營業額「根本沒有」創下歷史新高,不僅低於今年1月的數字,經濟部自己統計的趨勢圖也顯示,後續也同樣沒有帶動長期振興,而是回歸季節週期而已。

至於真正被許多人在疫情新時代看到的商機叫做「數位」,但我們沒有看見蘇院長拿出三倍券的數位振興數字,甚至直到各界連番勸阻前,五倍券還打算照著去年的做法排除數位平台。

總結還是那句話,民眾確實期待五倍券,但那和實際振興成效顯然是兩回事。從三倍到五倍,政策基本邏輯不變,結果也會差不多,就是「名為振興的紓困」罷了。

政府花一千多億發了券,幫大家稍稍解了悶、紓了困,回過頭來還是要問,政府面對疫情新時代的經濟藍圖是什麼?振興策略在哪?

 

●作者:李兆立/政治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