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張亞中現象敲響國民黨警鐘 狂粉挾持必走向滅亡

▲國民黨主席選舉落幕,雖候選人張亞中落敗,但張亞中所引發的張亞中現象敲響國民黨改革警鐘。(圖/記者林柏年攝,2021.09.25)
▲國民黨主席選舉落幕,雖候選人張亞中落敗,但張亞中所引發的張亞中現象敲響國民黨改革警鐘。(圖/記者林柏年攝,2021.09.25)

記者余祥/特稿

一場瀰漫「亡黨感」的國民黨主席選戰終於落幕,前主席朱立倫雖勝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讓黨內鬆一口氣,但這個結果,對政治經歷如此豐厚的朱立倫來說,完全稱不上贏。而張亞中的崛起,更反應出國民黨的重大困境:黨員結構老化,與社會主流民意差距過大,在當今絕大多數人反對被中國統一的時代,國民黨主席竟然差點讓急統的張亞中當選,若「張亞中現象」還無法敲醒國民黨改革警鐘,持續被深藍、黃復興、狂粉挾持,國民黨必定走向滅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亞中現象」其實跟2019年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現象」十分相似,都是由黨內多數深藍、激情的狂粉,塑造出的虛幻泡泡,雖然在黨內看似群起激昂、聲勢高漲,但都一樣禁不起黨外選舉的檢視。

韓國瑜參選總統時,直到最後一天的選前之夜,在造勢場合激情與瘋狂的渲染下,沒有人相信隔天開票,韓國瑜狂輸對手蔡英文300萬票,「害怕韓國瑜當選」更讓蔡英文成為史上最高得票率的總統。

這一次的黨主席選舉,類似的現象又再度重演,原以為選戰已經進入最後倒數的垃圾時間,朱立倫將毫無懸念當選,但竟然被統派的張亞中翻盤,局勢一度非常危險,朱立倫必須打出告急牌、縣市長以及黨籍立委都得打破中立表態力挺,才能稍微扭轉局勢,拉回平盤,可見國民黨的結構性問題有多麽嚴重。

國民黨主席由黨員選出,但國民黨員7成以上年齡層都在60歲以上,40歲以下的黨員不到3%,深藍鐵衛隊的黃復興黨部佔黨員比例近3成,過去總是誰贏得黃復興誰就可以贏得黨內選舉,這樣老化、深藍、甚至是偏統的黨員結構,讓國民黨離社會越來越遠。

深藍支持者的心情,不是不能理解。民進黨全面執政,但國民黨始終無法把在野黨的角色扮演好,且國民黨總有把一盤好棋,下到滿盤皆輸的能力,讓黨員心中怒氣難平,一直期待出現「政治狂人」領導國民黨,對抗、制衡民進黨,甚至是重返執政,一吐過去的怨氣。

但深藍支持者怎麼會無法理解,政治狂人不但無法幫助國民黨吸納更多中間選民,拓展政治版圖,更把中間選民越推越遠、把國民黨的路越走越窄,正是這些深藍支持者不切實際的期待,讓國民黨支持度萎縮、民進黨得以繼續猖狂。

國民黨身為百年大黨,內部的問題盤根錯節,有太多需要改革之處,不過,現在眼前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黨員結構更貼近社會結構,如果無法根本解決問題,讓國民黨有更多新血、年輕人加入,這股深藍勢力隨時會再度崛起,成為吞噬國民黨的星星之火。

朱立倫一直期許自己是國民黨內中道、理性、務實的路線,但從這幾次的黨內選舉中可見,並沒有受到黨員太多的支持,在這樣的困境下,朱要如何兼顧差距極大的黨員以及社會觀感,帶領國民黨走向復甦,是一大難題。

除了黨內問題,在兩岸論述如何擺脫親中賣台標籤,在社會議題上,如何成功選擇戰場,集結國內討厭民進黨的勢力,在接下來的罷免案、反萊豬公投,如何展現在野黨的社會動員及號召力,都是艱困的挑戰。

國民黨已經錯失太多改革的機會,去年黨主席補選原以為新生代的江啟臣能帶領國民黨走出新局面,但從結果來看,也是失敗收場,在這個節骨眼,若朱立倫不能把握機會,幫助國民黨走回正軌、2022年地方選舉大獲全勝,恐怕國民黨也難再翻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