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李兆立/陳柏惟遭罷免 真正重要的三件事

▲被罷免的基進黨立委陳柏惟(右)和長相酷似的堂哥陳玄燁,一起車隊謝票。(圖/記者顏幸如攝影,2021.10.24)
▲被罷免的基進黨立委陳柏惟(右)和長相酷似的堂哥陳玄燁,一起車隊謝票。(圖/記者顏幸如攝影,2021.10.24)

文/李兆立

立法委員陳柏惟罷免案以77,899張同意票通過,投票率51.72%創下罷免投票的歷史新高。面對這個結果,一如往常幾,各方政治人物及意見領袖們紛紛表示「上了寶貴一課」,也紛紛呼籲「回歸理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只是,各黨政治人物到底上到了什麼寶貴一課?回歸理性之後,又該進行什麼樣的思考和反省?這邊歸納出「民意解讀」、「後續效應」、「制度反省」等三大面向,試著找出答案。

第一題「民意解讀」,刪Q成功等於國民黨的勝利嗎?

「刪Q」過關,有人認為國民黨會因此士氣大振,後續的公投戰場及其他罷免案,乃至於2022大選,也將更加無往不利。甚至有人進一步歸功於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朱立倫,認為他首戰告捷,不僅坐穩寶座,後勢更是看好。

然而,回顧過往案例,上述的言論,恐怕都是對民意的嚴重超譯及錯誤解讀。

罷免通過固然會讓發動方歡欣鼓舞,但別忘了不過是去年六月,歡欣鼓舞的是罷韓成功的民進黨,但民進黨政府有就此一帆風順、連戰皆捷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同樣是形成兩大黨對決的態勢,同樣拿出「抗中保台」當作號召,結果卻大不相同,只證明了此刻在罷免投票中的勝利方,無法不斷複製眼前的勝利。

尤其,這次罷免投票的結果並非一面倒,是一場在誤差範圍內的險勝,更重要的是這次還有這次還有地方實力極度雄厚的台中顏家撐場。到了下一個戰場,即便國民黨宣稱「全黨總動員」,拿掉顏家這個要素,還能繼續取勝嗎?

事實上,除了檯面上與檯面下出力最多的顏家,國民黨本身的表現實在乏善可陳。在批評陳柏惟問政表現的同時,國民黨立委不僅自己拿不出監督表現,還持續上演著莫名其妙大吵大鬧的杯葛戲碼。

比起國民黨立委,表現更加乏善可陳的是黨主席朱立倫。自從上任以來,包括在對習近平的回電上不敢提中華民國,誣指陳柏惟國會0提案,到最近瞎扯「情治人員與國民黨無關」,一次次荒腔走板的「主席親征」,既不能凝聚深藍鐵票,也無法爭取中間選民支持。換句話說,罷免案通過當然讓朱立倫避免一上任就遭遇危機,但也就只是這樣而已。

過度的自吹自擂和誤讀超譯,不只會讓自己人誤判情勢,甚至反而會引來民意的厭惡,加速花光原本就被過度高估的政治優勢。

第二題「後續效應」,罷免會真的走向「遍地烽火」及「報復不停」嗎?

過去一年多來,有一位國民黨籍市長、一位民進黨籍市議員,一位基進黨籍立委被成功罷免,中間還夾雜幾個連署未過或投票未過的罷免案。有人因此認為,罷免制度將造成無止境的遍地烽火,讓台灣政治陷入極度不穩定

但真的是如此嗎?

首先要注意到的是「選區」,藍綠之間雖然惡戰連連,但從未在對手的「鐵票區」發動過罷免,而是多集中在近幾年才變天過的「搖擺區」。換句話說,比起表面的「仇恨情緒」,雙方發動罷免背後的真實動能,是務實的精密選票計算。

否則,王定宇砲轟國民黨的火力和爭議度並不亞於陳柏惟,「報復性」和「指標性」甚至更高,國民黨怎麼不去台南對王定宇發動罷免?或者反過來說,如果民進黨真的因為今年連兩敗而氣不過,也不太可能會選擇江啓臣或陳玉珍這些「仇恨值」或「指標性」明明都高的委員來「報復」。

原因其實很簡單,要深入對手鐵票區來發動罷免,不僅投票通過的機率不高,搞不好連署都無法成案。罷韓通過後,國民黨在高雄發動的幾個失敗案例,就是最好的證明。

其次要注意的是「票數」。陳柏惟這次雖然遭罷免成功,但「不同意票」卻同樣衝到73,433票,比例高達48.52%,而這樣的險勝還是出現顏家上次「意外輸掉」的台中大烏龍選區,換到其他選區是否還能罷免成功,相信大家心中都浮出了疑問。

更重要的是,這樣接近平盤的結果,不免打擊到顏家後續參與立委補選的信心程度,也意外給了基進在罷免通過後立刻宣布「還可一戰」的空間。相信這也會讓接下來想發動罷免的任何一方都更加謹慎,否則一弄不好,不僅反而會幫對手衝高人氣,更弄巧成拙壞了自己的局。


綜合上述兩點,罷免應該不會就此「遍地烽火」,而是更精準地出現在「搖擺區」,並且挑選爭議性高到一定程度的政治人物,同時精算過罷免通過和後續補選的勝率後,才會發動。

值得注意的是,兩大黨通常會全力固守鐵票區,而在目前的選制下,小黨唯一的機會是在搖擺區成功翻盤。因此,如何加速站穩腳跟,避免陷入「爭議程度大於基層實力」的情境,成為被「柿子挑軟的吃」的對象,會是小黨未來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第三題「制度反省」,罷免是基於對政治人物的不滿而發動,所以是台灣仇恨政治的罪魁禍首嗎?

隨著國民黨及民進黨都有自己人被成功罷免後,雖然嘴巴都會說「自我檢討努力不夠」,但也都會忍不住把矛頭指向罷免制度,明示暗示「罷免制度就是仇恨動員」、「罷免造就仇恨政治」。

但真的是如此嗎?

罷免作為民主制度之一,當然要如同其他制度,在一次次實踐後不斷進行檢討,但要注意的是,一旦檢討錯方向,得到的答案自然也很難正確。

回歸客觀事實,相較於罷免投票,其他民主制度的「仇恨動員」其實並不遜色,甚至更加嚴重。

例如,2020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及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勝選的一方,都會在第一時間大力強調要「弭平對立,修復裂痕」。請問,如果選舉過程中沒有嚴重的撕裂,又有什麼好米平和修復的?

好吧,如果說總統大選之所以激烈對抗,是因為涉及的政治資源也非常大,那我們就來看看範圍較小的黨內選舉,包括2019年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初選,蔡賴之間的慘烈廝殺,以及不久前國民黨的主席選舉,同樣黨內殺到血流成河。

從總統選舉到黨內選舉,每每出現激烈的仇恨動員及社會撕裂,也促使每位勝選者都會急著訴求團結以弭平傷痕,所以我們要因此廢除總統大選或黨內選舉,或者提高選舉的門檻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仇恨政治確實存在,也確實是許多民主國家正在面臨的重大挑戰,但這之中有頻繁行使罷免的美國,也有不常行使罷免的歐洲各國,真正的關鍵其實也早被指出,就是隨著社會高速發展累積的各種矛盾,以及刻意煽動對立的「資訊戰」。

不去追究這些複雜的成因,把這些問題通通推給罷免制度,就好像抓到一個竊盜犯後,把其他還沒偵破的竊盜案都推到他身上,不僅罔顧事實,更無助於解決問題。

更重要的是,明明是同一套制度,並不會去年還是民主驕傲,今年卻變成民主硬傷。要反省罷免,就必須回歸民主制度的反省,去思考現行制度「是否讓公民充分參與」及「最後的結果是否與民意相符」。

例如,如果要從這3次成功罷免的制度經驗,來進一步反省罷免門檻,就應該正視從韓國瑜、王浩宇到陳柏惟,都曾陷入「要冷戰,降低投票率,靠門檻守下」還是「要熱戰,衝高投票率和不同意票」的策略選擇掙扎。這樣的制度設計,到底是鼓勵正反民意的真正展現,還是讓罷免反方為了策略選擇的不同,自己先陷入分裂,才是我們進一步要思考的。

如果此刻還在亂抓戰犯,或膝反射地提出個案式修法,而不願誠懇面對問題,那只代表了對民主制度缺乏足夠信仰與認識,更代表了根本沒有真正學到民意的教訓,這才是讓亂局和仇恨動員一再發生的根本原因。

台灣民主當然可以更好,選舉罷免制度也當然可以檢討,但前提是要真的學到教訓,才能再訴諸回歸理性後,把力氣花在真正該思考的問題,而不是繼續拿廉價標籤互貼,大家才能一起往前邁進。


●作者:李兆立/政治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