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為移工、新住民發聲!台權會秘書長施逸翔的人權之路

記者李芷涵/綜合報導

《四方報》報導,在台灣,只要是在爭取人權的現場,不論是婦女議題、轉型正義、跨國婚姻移民、精神障礙者福祉或在台灣的非公民族群,如外籍移工、漁工和難民的權益保障,都能看到一名極力為弱勢者發聲的身影,那就是台灣人權促進會(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簡稱台權會)秘書長施逸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研究所時期就擔任台權會志工,一路參與社運與倡議行動至今,已經是台權會秘書長的施逸翔,在台權會主要負責監督各國際人權公約的落實,以及人權保障機制的建立。他特別接受《四方報》的專訪,分享他自己的倡議經驗,以及對未來人權教育的期許。

一次菲律賓人權調查之旅 開啟倡議移工議題的契機

施逸翔畢業於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班,同時擁有人權學程學位,在學生時代跟著老師一起參與轉型正義運動,在與人權工作者的接觸中,逐漸對白色恐怖、228事件等議題有更深的了解,也慢慢翻轉了自己從小接受的黨國教育中的種種內容。

在攻讀人權學程期間,一次因緣際會下,施逸翔受邀前往菲律賓北呂宋路易西塔大莊園(Hacienda Luisita)進行人權調查,揭露當地廉價的血汗蔗糖工人罷工後遭政府鎮壓,最終導致7名工人死亡的慘案。「那次經驗帶給我很大的震撼,從全球化貧窮到政治迫害等人權議題都參雜在這個案件中」,這是一次重要的人權啟蒙,也是他開始接觸移工議題的契機。

回到台灣後,他開始將菲律賓的人權資訊傳遞給菲律賓的移工社群,並開始關注移工的人權狀況。進到台權會後,他也積極以國際公約的觀點切入,與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等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縮寫:NGO)進行合作,共同在移工、漁工議題上努力,致力為在台外籍弱勢者發聲。


NGO倡議運動挑戰多 靈活變通才能與時代接軌

推動社會運動、倡議行動並非易事,要面臨種種的困難與挑戰,其中之一就是資金籌募。儘管台灣人的愛心與捐款行動力在國際上相當出名,但施逸翔指出,倡議型的NGO團體並沒有直接提供服務,而是從源頭推動政策與法律的改善,慢慢建立出台灣的人權保障機制,常常需要去衝撞體制,舉辦遊行、記者會進行抗爭,在一般社會大眾眼中可能被描繪如「暴民」般的形象,無法獲得捐款者重視,在經營上就會遇到困難。

此外,NGO倡議的議題涉及法律改革,但立法院生態經常陷在政黨鬥爭,較少關注人權相關的政策法律,再加上台權會關注的常常是沒有選票的非公民,如移工、難民、尋求庇護者、無國籍者或流亡藏人,而立法委員需要透過問政獲得選民支持,因此非公民議題要進到立法院往往遇到很大挑戰。

除了上述的營運挑戰和法案推動的困難,施逸翔也說,NGO在倡議模式上需學會跟著時代演進、靈活變通,若流於固定模式,最後將與大眾脫軌。傳統上,倡議團體最常採取的方式就是在立法院開會、舉行記者會或公開遊行,讓重要的人權議題和資訊可以被社會大眾聽見。施逸翔強調,「在資訊傳遞的主要目的下,社運人士應該要更有創意,跟隨社會的變遷腳步並密切關注目標群眾的動態,善用策略研擬,因應外在局勢變化去採取最有效的發聲方式」。

受壓迫者就是最好的人權老師 從傾聽故事認識人權的樣貌

施逸翔笑說,我們那個年代幾乎沒有什麼人權教育,只有三民主義、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因此在學生時代接觸到白色恐怖等人權議題後有種「被欺騙」的感覺,發現從小到大課本上學的都是與自己無關的抽象符號。直到接觸這些議題後,才慢慢開始重建自己對台灣這片土地的認識。

「這一代人比較幸福,因為現在的課本已經會教兩公約跟太陽花學運,有了基本的人權教育」,但他也強調,好的人權教育不是一昧去鑽研人權公約或理論,而是親自到人權現場,比如國家人權博物館,聽著導覽員以政治受害者的身份進行解說,藉由傾聽這些受壓迫的故事,才能真正在每個人心中種下人權的種子。

就好比菲律賓人權調查的那場震撼教育對自己影響深遠,他說,「真正的人權老師不是我,或NGO倡議人士,而是那些人權受難者,他們勇敢把自己的故事說出來,不斷去爭取權益,只要去聆聽他們的故事,就能大概了解什麼是人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