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柯志遠/《華燈初上》以幸福為名的殺機螺旋

▲《華燈初上》劇情聚焦於1988年條通裡酒店小姐們的歡場人生,她們表面五光十色、背地裡暗潮洶湧的生活因一樁紅鞋無名屍案而被攤在陽光下。(圖/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華燈初上》劇情聚焦於1988年條通裡酒店小姐們的歡場人生,她們表面五光十色、背地裡暗潮洶湧的生活因一樁紅鞋無名屍案而被攤在陽光下。(圖/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文/柯志遠

淒絕美絕的預知死亡紀事,以幸福為名的驚悚殺機螺旋,《華燈初上》一氣呵成短短八集篇幅,以分辨不清是吊詭是極艷的手筆,建構出台劇屏幕罕見的,以情節跌宕為唯一王道的張力氣場,讓人追劇追得如癡如醉,欲罷不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劇以兇殺刑偵為面貌,以女性書寫為肌理,奇正攻錯,表裡衝撞,交織鋪墊出見所未見的蕩氣迴腸,怵目驚心的謀殺棄屍案貫穿首尾,真正籠罩人心的卻是案件始末裡失魂般游走的悲歌群像,楊謹華、林心如等優秀女星堪稱驚心動魄的巔峰演技,杜政哲自我挑戰驚艷等頂的神級劇本,譜寫出80年代匪夷所思的條通浮世繪,濃墨重彩卻又蒼白森冷,是2021台劇壓軸的震撼,是一次後勁非比尋常的觀影經驗,可遇難求,絕對不容錯過。

▲(圖/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華燈初上》全劇以怵目驚心的謀殺棄屍案貫穿首尾,真正籠罩人心的卻是案件始末裡失魂般游走的悲歌群像。(圖/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台灣出類拔萃、各具神采的女演員不同年齡段都有許多,之所以「女性劇」拍不出像《歡樂頌》、《三十而已》、《WWW:請輸入檢索詞》、《慾望城市》、《東京白日夢女》,乃至最近無頂流無IP卻打趴一堆大戲的《愛很美味》那類言之有物又感人至深的「女性群像劇」,始終還在於缺了能把女性精、氣、神形塑、拿捏得呼出欲出的傳神劇本。很長一段時間,所謂「華流劇」浸泡在類偶像劇的套路窠臼裡翻不了身,外在刻板,內裡空洞(《未來媽媽》算是讓人眼前一亮的佳作),《華燈初上》這齣女人戲,人物卻個個鮮明,立體,毫不重複。入夜,是「盤絲洞」裡的女菩薩、女妖精,天亮,是《台北人》裡的尹雪豔、金大班,一列排開,是女人版的《孽子》,相濡以沫時,是陰暗版的《歡樂頌》,每個女性角色舉手投足都是戲,一個個都是逼近眼前的lady portrait!

▲(圖/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華燈初上》中的人物各個立體鮮明,女演員舉手投足都是戲。(圖/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華燈初上》的主軸角色說少不少說多不多,難得的是竟足以築構、成立了一個引人入勝暗潮洶湧的「世界觀」。故事背景的1988年,以人物的造型、穿插的流行歌乃至拿在手上閱讀的報紙…等等細節,精準地做了「年代感」的還原,「條通」裡的日式酒店做為情節的「載體」,時而是燈紅酒綠的溫柔鄉,時而是攫人而噬的修羅場,之所以如此鮮明立體有血有肉,則更多是來自於對女主人翁們「載沉載浮,上不了岸」的生態刻劃。

六個女性角色支撐起了一個鏡像宿命的微型社會,這個「微社會」裡的權力結構、運行規則自成章法(媽媽桑之於酒店小姐的驅使與駕馭),內在的算計、衝撞卻又有著泛人性的縮影與共鳴:「杯觥交錯時的假性和諧VS.自我保護時的風聲鶴唳」,兩位媽媽桑的地位貌似不容侵犯,「愛子」那樣一個年輕大學生光以「世界上有太多噁心的大人,我就要讓她們看看自己有多醜陋」就可以合理化自己的挑釁與偏執。酒店的名字叫做「光」(HIKARI),每個女性角色身後揹負的黑黯卻沉重而複雜,來自原生家庭、來自錯誤婚姻、來自成長陰影…,這些很容易被處理得矯情狗血的戲劇元素在編導的縝密掌控下,成功立體化了每個人物的內在脈絡,她們像溺水者拼命去抓浮木地追逐愛情,像大廈將傾時狼狽掙扎著平衡地去偽裝光鮮的尊嚴,她們身上的光芒、華麗、眷顧全是飲鴆止渴的假象,無時無刻不搖搖欲墜。劇中的男性角色居處在背叛、欺凌、掠奪的地位,從鳳小岳、李李仁、王柏傑到張軒睿,從暴虐到溫柔,從崇拜到癡迷,最終卻都是致命的。這些描寫,可貴在不是「為戲而戲」,敘事上的人性鋪墊真實真誠,鳥瞰故事的視角不乏悲憫,而這些「邊緣身影」間奇特的依附關係,儼然也有別於《歡樂頌》裡的彼此扶持,更多了一層在對方的苦難中投射了對自我坎坷的「自憐」,栩栩如繪,扣人心弦,看來尤其引人唏噓。

▲《華燈初上》熱度高,最近掀起一波追劇潮。(圖/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華燈初上》靠著六個女性角色,支撐起一個鏡像宿命的微型社會。(圖/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從《16個夏天》、《酸甜之味》到《若是一個人》,金鐘編劇杜政哲擅於爬梳現代社會人際間的疏離與溫暖,以及家庭成員間情感互補的循環與修補,《華燈初上》在結構秩序上的大破大立,以及人性幽暗光譜的聚焦,都讓人出乎意料,卻也因此眼界大開,肅然起敬。《華燈初上》以「結局預知」的手法切入,在戲的最開頭就已經拋出懸念的最極致,在戲的最終才謎底揭曉,其「說故事的技巧」最高明處,就在於以「時間軸」的閃回、拼貼,巧妙地在故事的前半段以女性主角們高潮迭起的愛恨情仇沖淡(調和)了刑偵懸疑劇的制式節奏,悠遊從容地游走在兩大區塊的走戲方式,卻神奇地讓謎團的份量隨著情節推展而「質變」,從「死的是誰?」(誰都有可能是那具屍體)的「燒腦」,逐漸變化成「我不希望死的是她」的「關心」,這種因為事件相關人設的塑造完成,「發酵」成觀眾在事件結局披露後的驚懾、代入、無法自已,最終主題歸納成那段揪心的對白「我真的很努力掙扎了,可我就是逃不掉,怎麼這麼難?我只值得這樣子嗎?」,絲絲入扣,撼人心扉,端的出神入化,高明成熟極了!(類似層次運用的成功案例,也出現在愛奇藝《迷霧劇場》2020的《沉默的真相》單元中。)

什麼叫「美不勝收」的演技?就是《華燈初上》裡被靈魂獨特的劇本烘托得讓人目不轉睛的,在條通世界裡歷劫渡劫也普渡眾生的,人間行走的肉體菩薩們!

▲(圖/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華燈初上》演技高手如雲,幾乎人人都有發揮,個個都有屬於自己的高光戲份。(圖/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華燈初上》演技高手如雲,幾乎人人都有發揮,個個都有屬於自己的高光戲份。楊謹華曾經在《一把青》裡展現了在群戲裡將不同表演風格的演員以「氣場」整合的「鎮場」功力,這次的「蘇媽媽」不但有異曲同工之能,個人的情感主戲層次繁複細膩,壓抑時見厚重,澎湃時見糾結,再和緩的戲也交代清楚起心動念,再情緒爆發的戲也絲毫不漏脈絡的轉折,那段「我是等妳不要了,才撿起來的…」字字句句擲地有聲,已經是貨真價實的「影后場」。林心如從形到戲大幅度拋捨過往的「舒適圈」戲路,歡場裡的指揮若定,挽留愛情的飛蛾撲火,對楊謹華情感關係的矛盾、撕扯,落差懸殊,卻無不詮釋得可圈可點,最後那場嚎啕,掏心掏肺,令人格外動容。劉品言則是另一個讓人過目難忘的最大亮點,邊接客邊抽煙彈煙灰無奈的手指,摧殘之後被委棄在地《雨夜花》歌聲中掙扎向上的頑強的手指,遍體鱗傷時看向阿達時因為感動泛起的虛弱的微笑…,演繹得妙至毫巔,對映謝欣穎的隨波逐流,謝瓊煖的苟且偷生,郭雪芙的憤世嫉俗,都是教人刻骨銘心的上乘演技。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