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臟衰竭比癌症可怕?出現累喘腫務必提高警覺!
心血管疾病長年踞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其中心臟衰竭被稱為心臟的癌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黃國書醫師說明,心臟衰竭是心臟共同疾病最後的一個路徑,又可分為收縮型及舒張型,常見於老年族群。不過,不只是老化會造成心衰竭,疾病的進展也可能影響到心臟功能,成因可分成缺血性或非缺血性所致,其中缺血性最常見的就是心肌梗塞,若心肌梗塞沒有得到良好治療及照護,容易發展成為心臟衰竭;非缺血性則包含甲狀腺亢進、貧血等,若能獲得早期治療及照護,心衰竭功能很有機會恢復正常。


黃國書主任說明,心臟衰竭主要風險族群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抽菸等,沒有良好控制危險因子,將容易發展成為心臟衰竭,並強調,老年族群易喘的症狀,不一定就是心臟有問題,務必及早就醫詳細檢查。

如何與心臟衰竭和平共存?掌握日常關鍵!
黃國書主任建議,心臟衰竭患者日常應注意水分、鹽分攝取,運動量應視症狀而定,也可諮詢專業的運動處方作改善。最後,呼籲患者切勿擅自停藥,尤其疫情期間許多患者擔心染疫風險,沒有持續回診拿藥,後續再追蹤時,心臟功能已大幅下降。雖然目前有些心臟衰竭成因尚未確定,但經治療都能獲得良好改善、恢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積極配合醫囑治療才是與心臟衰竭和平共處的正確關鍵。

TW2112011981
延伸閱讀
明星藝人求子路途也漫漫?2021試管嬰兒擴大補助,適合對象、費用懶人包!
加工肉品少碰為妙? 「亞硝酸鹽」劑量才是關鍵! 毒理學專家:適量吃致癌風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