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表面看來,巴列維王儲英俊瀟灑,一表人才,和法絲亞一樣受過西方教育,2人門當戶對;然而實際上,2人的婚姻多是出自政治考量,是伊朗沙王禮薩汗(Reza Shah)鞏固新興王朝,以及與同為穆斯林的埃及王室聯姻的工具。在1938年5月訂婚前,雙方只見過1次面,完全談不上培養感情,也為後續不幸福的婚姻埋下伏筆。

雖然是國母之尊,但法絲亞在伊朗王宮的生活並不快樂,2國富庶程度的差異、風土民情、語言不通都是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她與年輕國王,還有其他伊朗王室成員的隔閡。巴列維國王並不是位忠貞的丈夫,風流韻事不斷,最糟的是,法絲亞一直沒能誕下男性繼承人,也讓她受到更多來自婆婆、小姑的排擠和奚落。

上個世紀40年代,不吝惜自己和王室的臉面,主動出擊爭取離婚,為不幸福的婚姻畫下句點,追求往後更自在的人生,不得不說,法絲亞公主勇氣過人。離婚後隔年,法絲亞就與遠房親戚、埃及皇家陸軍上校伊斯梅爾(Ismail Hussein Chirine)結婚,婚後2人琴瑟和鳴,生下1男1女,間接破除她生不出兒子的傳言。

政變的發生,當然也對法絲亞造成影響,她不再是埃及公主,丈夫也沒了皇家軍隊的高官職位,但她仍是革命後,少數繼續住在埃及的前王室成員之一,生活雖比不上從前,倒也沒有顛沛流離。巧合的是,前夫巴列維國王所處的伊朗王室,也在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中被推翻,王室成員先後流亡到英國和美國等地。
儘管在與法絲亞離婚後,巴列維又經歷2段婚姻,並終於有了男性子嗣,卻成為末代國王,餘生深陷復國無望的抑鬱,並於1980年7月因癌症病逝,享壽60歲;在人生的最後,收容他的還是這位無緣前妻所在的埃及。
2013年,法絲亞逝於埃及亞歷山大港,享耆壽91歲。在生命的頭30多年,雖然既富且貴,卻一波三折,被迫與骨肉生離,還接連失去2個冠冕;反觀後來的一甲子,法絲亞看似一無所有,實則細水長流,甘於平凡,至終也在平靜安詳中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