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夫妻不用害怕吵架,但要學著和好

 ▲很多夫妻一溝通就吵架。為了避免吵架,乾脆不要溝通,這是最糟的相處模式。(圖/姊妹淘)
▲很多夫妻一溝通就吵架。為了避免吵架,乾脆不要溝通,這是最糟的相處模式。(圖/姊妹淘)

姊妹淘

如果對方覺得你不但不關心他,還說你比他更可憐,你否定了對方的感受,對方只好更加強調他的需求、誇大情緒的表現,確保你能聽見他的心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夫妻一溝通就吵架。為了避免吵架,乾脆不要溝通,這是最糟的相處模式。有些夫妻結婚幾十年來都在吵,可是他們的愛也有增長,並不是吵了架,愛就不會增長。

常見的夫妻吵架大致可以分成三種模式:第一種是「我要某種東西,你不給我,所以我跟你吵,希望能拿到我要的東西」;第二是反過來「我不想給你某種東西,你一直跟我要,所以我跟你吵,吵到你退,不再來要」;第三種則是「我們兩個都要某種東西(或堅持某種意見),所以我們爭看看誰可以得到,要照誰的意思」。

這三種吵架各有不同的因應智慧。

如果是第一種,第一個層次必須這樣溝通:先正確的陳述,我真的想要某種東西,如果可以得到這個東西,我會給你什麼樣的回饋。例如,希望伴侶可以坐下來陪我聊天,可是對方卻一直在打電腦。那麼,我可以說:「有件事很困擾,想跟你聊一聊。因為你了解我,我想聽你的意見。」或:「只要跟你聊聊,我就會覺得好過。你可以給我一點時間嗎?不一定要現在,但請你告訴我什麼時候有空,我會等而不必一直煩你。」

通常這樣說的話,對方會回答他現在正在忙什麼,要過多久才可以聊,或約另一個時間聊。如果有正確的起頭,第一種溝通應該不容易吵架,不幸的是,大部分的人都不這樣開頭。

當你想聊天,另一半卻在打電腦,你可能劈頭就說:「現在都幾點了還在打電腦!」或說:「電腦有那麼好玩嗎?!」對方的感受是:「你憑什麼管我用電腦!」接著他採取防衛姿態,用各種方式提醒你沒有權力管他,他可以不跟你講話。這跟你要的完全背道而馳,因此難免會吵架,於是你更想攻擊他所做的事,像是「有成就的男人不會一直在打電腦」這種具有破壞力的話,就是在這種狀況下溜出口的。

第一類溝通要清楚陳述需求,同時表達感謝與願意回饋的心。通常對方只要知道你很感謝就夠了,千萬不要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講自己要的,卻以「批評」做為溝通,結果絕對令人失望。

第二種情況,是如果對方要求某種東西,你卻不想就範,怎麼辦呢?有人在被伴侶需索的時候,會感覺被指責,「難道我給的不夠,他才會呈現如此情緒飢餓的狀態,一直要我陪、要我說愛他或送禮物?」於是本能的想抵制這種「我不夠好」的感覺,對方愈是顯得哀怨可憐,你就愈煩躁憤怒。

這時不妨試著表達:「我是不是有什麼地方疏忽了,你的不開心是因為我嗎?我可以幫忙嗎?」然後讓對方有機會陳述,如果對方認為跟你有關,那麼可以好好溝通,或許你本來不知道對方需要你給予某些關注,你可以誠懇的說:「我不知道這件事對你那麼重要」、「我沒有辦法給的原因是……」,也可以告訴伴侶:「我很想幫忙,但如果你堅持要這種形式,對我來說比較困難」,並提供替代方案。
可是大家會這樣說話嗎?往往沒有。

我們會說:「我真的很忙,忙到頭都痛了!」彷彿要對方知道,世界上不是只有他可憐而已,而且「我都沒有要求你,你還要求我」,結果對方覺得你不但不關心他,還說你比他更可憐,你否定了對方的感受,對方只好更加強調他的需求、誇大情緒的表現,確保你能聽見他的心聲。若本來只是肚子微微痛,現在就抱著肚子要你送他到急診;本來只是有點不爽,現在卻不得不砸杯子了!既然你說他不要緊,他就更要緊給你看。若要避免這種吵架無限制的惡化下去,就必須提供準確的回應,顯示你的確聽見對方的訴求,接著提供替代方案,並且冷靜溫和陳述自己的底線。

第三種是你們兩人各持己見,各自想要某種東西。例如:下一個房子買在哪兒、小孩念哪個學校、家裡某筆錢怎麼投資。甚至兩人在爭取一種豁免權,好比,我們誰都不想去跟你媽媽解釋,為什麼要搬出來;或小孩要被學校開除,我們沒有人想去跟老師見面。這時誰該去呢?

兩人爭執同一件事時,必須坐下來談:我們有個必須共同分攤的責任,誰攤多、誰攤少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攤下來,彼此最怕的是什麼?如果我們兩個都怕同樣的事,再比較一下,誰來做傷害會少一點,這位能不能抱著「他去做會比我更痛苦」的愛心,挺身而出?同時,另一方也必須記得:「算我欠你一次。」夫妻協同合作的關鍵在於:能讓對方知道你懂他的恐懼和委屈,不要急著說自己有什麼恐懼委屈。先讓對方覺得有人被理解,一旦安心了,也容易退一步思考。

夫妻不需要逃避吵架,要學習溝通,也要學習吵架,而且吵完架一定要能夠和好。和好的意思是,有些事情我們已經吵完、有結論了;有些事情我們今天沒有結論,沒關係,我們吃飽了明天再來吵。只要有和好的習慣,就會有力氣再進行下一次的溝通。最重要的,不要進行人身攻擊,承認自己有需求,知道自己在要求對方,而不是以防衛姿態告訴對方他應該怎麼做。

文/鄧惠文

本文摘自《有你,更能做自己》親子天下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