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減害:就算不愛,也可以好好彼此對答

 ▲如果你們已經無法再讓關係變得更好了,至少不要再讓關係變得更糟。(圖/海苔熊提供)
▲如果你們已經無法再讓關係變得更好了,至少不要再讓關係變得更糟。(圖/海苔熊提供)

姊妹淘

前幾天我去復健的時候,物理治療師問了我一個讓我哭笑不得的問題:「你的耳鳴,如果一邊大聲一邊小聲,或者是兩邊一樣大聲,哪一個你比較可以忍受?」要不是我躺著在那邊正在被他「處理」,應該會起來想要拿鞋子打他XD。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朋友才做選擇,我全都不要!

話雖然是這樣說,但類似的語言我也跟向我詢問感情問題的人說過,例如:
•希望他光明正大地劈腿,還是偷偷摸摸的偷吃?(可不可以不要劈腿?)
•如果可以做選擇,你希望長痛但是痛的程度比較少一點,還是短痛,可是一次會痛很多?(可不可以不要痛?)
•你想要他誠實的告訴你說,他已經沒有那麼愛你;還是你想要他繼續戴著面具,假裝很愛你?(可不可以像以前一樣愛我?)

當你想要的結果暫時不在選項當中(例如說已經知道他沒有那麼愛了卻仍然捨不得放手),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不要讓彼此再如此針鋒相對下去?在心理治療當中,有一個有用的方法叫做「減害」,做的其實就是「如果你們已經無法再讓關係變得更好了,至少不要再讓關係變得更糟。」

▲(圖/海苔熊提供)
▲(圖/海苔熊提供)
有時候你只是讓情況變得更差

這個方法聽起來很像廢話,但仔細詢問這些前來求助的朋友或伴侶,你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不但無法修復彼此的關係,更可能讓雙方都在一個惡性循環當中,越磨越辛苦、越辛苦,越覺得在一起痛苦。

下面是幾個常見的例子:
•因為很怕對方會和別人發生關係,所以照三餐掌控,甚至過度黏著對方生活。
•因為覺得自己講了對方也不會懂,所以乾脆就不要講了,這樣子才不會有爭吵。
•因為覺得對方都不想討論,自己會變得更焦慮,很想要知道事情的結果,所以會逼得對方討論。結果每次的討論都變成一種吵架。

在這些例子裡面,做出行動的那個人往往都希望讓狀況變得好一點,可是由於沒有考慮到過往的結果,或者是雖然考慮了但卻無法停止重複過往的行為,所以反而讓情況更糟糕。表面上看起來是想要調整跟挽回,但實際上,卻在這段關係裡面不斷地扣分。

面臨抉擇的三個選項

那該怎麼辦呢?通常我會邀請當事人思考三個選項:

1.負面結果:做出哪一種行為會跟上次一樣重複,變成惡性循環?
2.持平結果:做出哪一種行為(或者是不做哪一種行為)就不會重複上次負面的結果?
3.正向結果:做出哪一種行為會讓這段關係走向更好的結果?

許多人在思考著3,可是實際上操作出來就變成1,為了避免這種情形,其實每一次在做選擇的時候,都可以跟自己說,就算是2,也還算是不錯的結果。這個就是關係當中的減害,減少對彼此的傷害,然後持續一段時間以後,雙方就有機會找到一點點希望。

一陣子我在被督導的時候,老師跟我說了一句很受用的話,他說:「有時候不論眼前哪一種選擇,看起來都沒有辦法導向我們想要去的後果,我們還是可以選擇相對來說傷害比較小的方法,讓這段關係減少惡化。比方說用不溝通代替針鋒相對、用隔開距離代替一定要找解答等等,雖然兩個人並沒有變好,但也沒有再變得更不好。感情的複雜往往在於,有些時候並不是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夠帶來好的結局。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選擇善良、選擇不要讓傷害繼續。

「也許以後不會再見面了。相遇的時候,做彼此生命中的好人。」——林婉瑜《相遇的時候》

其實不用等到相遇的時候,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所以這句話可以改成下面這樣的一句話,實踐在你們的關係當中:

也許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相愛了。相處的時候,給彼此留一點溫柔。

海苔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