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打著「打工度假」的美名,台灣人去澳洲打工其實隱藏許多跨國勞動的問題。儘管澳洲《公平工作法》(Fair Work Act 2009)規定全國最低薪資者,也應有全職每小時16.37 澳幣,兼職每小時 20.3 澳幣的水準,對於休假也有明確的保障,但實際上,許多對打工滿有憧憬的背包客,期待好好賺錢存人生第一桶金,去了卻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意外事故、被惡意積欠薪資、做沒有保障的黑工…….缺乏工會應援的「台勞」,常常因為求助無門,只好自己承擔損失。那麼,去新加坡工作總應該可以為履歷「鍍星」了吧?根據許多經驗分享,我們也發現未必如此。倘若擔任的職位是最初級的服務生或店員,拿的是最低階的工作准證(WP),意即薪資在2千2百元新幣(約5萬3千元台幣)以下的非技術性外國勞工,基本上就是新加坡人眼中的「外勞」,在當地不可以換工作、女性懷孕立刻遣返,這難道不是一種壓榨與對勞工的不尊重?何況低階人員經歷在履歷上加分效果有限,對於返台後爭取更好的工作機會,實際上並沒有太大幫助。(當然,前往新加坡的專業人士是另當別論的。)說到底,專業始終是建立經濟穩定生活的必備要件啊!在Facebook上看到一個朋友的動態,分享了她去換摩托車椅墊皮的故事:「騎著車去了一間專門換機車椅墊皮的小店,鄰近街道的外表破舊不起眼,老闆看起來瘦瘦的又很老實,拿了一張凳子叫我稍坐稍等,在等待的時候,我就跟老闆小聊了一下,卻有了驚人的發現。老闆換一張椅墊皮一律300元,他說一天大概有20到30個客人,休假只休星期日,店裡只有換椅墊皮沒有其他生意。所以,老闆的日營業額是6000~9000元,
以一個月30天休4天26天來算,月營業額是15萬到23萬元之間!(跟所謂22K的年輕人也差太多了吧!)雖然不知道椅墊皮的成本多少,但一家破舊髒髒的小店(完全沒招牌,只有一張紙板寫著椅墊皮),平常經過會忽略的一間店,年收入竟然可達幾百萬!…」

不論你的目光定睛在哪個領域,越早發展專業能力都是越好。該怕的不是找不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工作,而是該擔心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隨便找個"還不錯"的工作,享受一開始所謂的"小確幸",隨著每天渾渾噩噩,日子便這樣蒙混過去了。別讓眼下的小確幸,阻擋你追求未來大幸福的機會!
延伸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2015信用卡現金回饋比較】這樣刷回饋最高!
>>【2015電影優惠信用卡比較】看電影刷這張!
>>國內消費換國外機票,出國旅行輕鬆升等
>>犒賞自己有何不可:環島旅行改住星級飯店!
※本文由《Money101》網站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