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發聲!羅美玲推動新住民參與政治 盼設立專責單位

▲從馬來西亞遠嫁台灣的立委羅美玲,從政以來推動不少新住民友善的法令及政策。(圖/報系資料照)
▲從馬來西亞遠嫁台灣的立委羅美玲,從政以來推動不少新住民友善的法令及政策。(圖/報系資料照)

記者李芷涵/綜合報導

《四方報》報導,從馬來西亞遠嫁台灣的立委羅美玲,從政以來推動不少新住民友善的法令及政策,作為台灣史上第二位新住民立委,她向《四方報》表示,除了重視新住民工作、生活上的培力,也要推動新住民參與政治,因為只有新住民最了解新住民的需求與困難。要拓展新住民從政或參與公共事務,必須將選舉罷免、公投等相關資訊多語言公開,同時也希望設立新住民專責單位,整合各方資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住民在台灣遇到最大的困境之一往往是「語言隔閡」,除了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也深深地影響其就業權益。羅美玲表示,為了拓展新住民的就業機會,她爭取擴大導遊及外語領隊考試的語言,增設東南亞語言,讓新住民能發揮其母語優勢就業,同時也要求中文筆試題目應盡量避免艱澀無意義之刁鑽題目,以減輕新住民負擔。此外,羅美玲也結合自身長照專長,在南投經營社區照護機構,「台灣居服長照的主要問題是缺乏人力,因此這些年都在推動訓練,我也強力推薦新住民在內的婦女成為居服員,創造二度就業的機會。這是我成立社區照護機構並且引介新住民投入的初衷」。

羅美玲也指出,要拉近新住民與台灣社會的距離,必須協助其學習中文、暢通大學研究所的進修管道等。針對這塊,羅美玲從政期間曾要求教育部持續宣傳東南亞新住民國中小學歷認證簡化,擴大採認學校,讓新住民免除龐大的經費及時間成本,就能在台辦好認證手續,接續台灣升學機制進修。

不過,她也指出,要讓台灣變得更友善,還是必須積極鼓勵新住民參與公共事務、在政治上創造影響力。目前礙於城鄉差距、經濟壓力、語言隔閡等因素作用下,不少新住民對政治相當生疏,包括自己過去在舉辦地方活動時也發現,會出現的新住民「總是那幾個」,很多新住民因為生計壓力無暇參與,亦或是對公共事務欠缺理解,因此選擇不碰這塊。她說,「我多次質詢中選會與內政部,務必將選舉罷免、公投等相關資訊多語言公開、在公報上加入新住民語言等,並實施模擬投票,讓新住民可以更無障礙的參與公共政治」。

為推進新住民參與公共事務,民進黨2017年2月成立「中央黨部新住民事務委員會」,聘請來自中國大陸、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的新住民擔任委員,參與政策建議與討論。2020年7月,民進黨第十屆立法委員成立台灣新住民權益發展促進聯盟,目前共計35位黨籍立委加入,由羅美玲擔任會長,推動新住民相關政策,協助姊妹生活問題。

不僅如此,羅美玲也希望設立「新住民專責單位」,以持續、有系統的保障、強化新住民在政策上的能見度。她指出,目前新住民相關資源散落在各個行政部門,相關政策缺乏整合,資訊、資源較為分散,新住民往往清楚如何取得協助,也不清楚自身權益;而主掌新住民事務的移民署位階屬三級單位,與各部會之間的橫向聯繫成效不佳,「未來將持續努力推動『新住民專責單位』,為新住民建置一個類似原民會或客委會的主管機關來推動新住民事務,以提升新住民使用資源的便利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