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曾建元/臺灣第三勢力及其派系政治

▲ 民眾黨的發展危機,在於柯文哲一人黨的色彩強烈。(圖/民眾黨提供)
▲ 民眾黨的發展危機,在於柯文哲一人黨的色彩強烈。(圖/民眾黨提供)

文/曾建元

第三勢力:臺灣本位、社會正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民主進步黨以臺灣獨立和國家認同議題為政治號召進行政治動員而崛起之後,臺灣政治市場的分歧線便依循著統獨國家認同進行區隔和發展。民進黨和中國國民黨互相定義,民進黨黨綱主張未來以公民投票建立臺灣共和國,自可視之為臺灣民族主義政黨,國民黨主張一個中國,在國族認同上屬於中華民族主義,因民進黨黨旗為綠底,所以臺灣民族主義陣營被稱為綠營,國民黨黨旗底色為藍天,中華民族主義陣營也就被稱為藍營。

國、民兩大黨參與選舉目的都在爭取政權,為了擴大票源,因此都有向中間選民爭取選票的趨中化現象,李登輝曾試圖將國民黨再本土化,主張中華民國在臺灣,被認為搞臺獨,在藍營就先後造成新黨和親民黨的出走,在2000年李登輝因國民黨總統敗選而辭職離開後,連戰放棄李登輝路線,把國民黨自限在所謂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框架下;另一方面,民進黨在林義雄主席任上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接受中華民國,由臺獨轉型為獨臺或華獨,臺獨路線也就有臺灣團結聯盟伺機搶進。

國民兩黨除了民族主義國家認同存在分歧之外,其實都是資產階級政黨,國民黨主張的民生主義和民進黨的民主社會主義或福利國,都因資本家對政治獻金的貢獻而有所打折,所以超越統獨的臺灣本位和社會正義,就成了第三勢力發展的空間。2014年3月太陽花學生運動,在新媒體和新公民運動的基礎上,以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號召而爆發,宣告天然獨世代的誕生,也藉表達對於兩岸政商聯盟的不滿,提出世代正義主張,這就催生了柯文哲的白色力量、社會民主黨、時代力量黨、臺灣基進等新興政治勢力,12月地方自治選舉,柯文哲在臺北市率在野大聯盟,擊敗國民黨,第三勢力新政黨也在臺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高雄等幾個縣市議會有所斬獲,站穩腳步,象徵臺灣新政治的來臨。

臺灣民眾黨:侵蝕淺藍政治板塊

2015年柯文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一家親的說法表達贊同,這使其與民進黨為首的綠營政黨以及親綠的第三勢力天然獨政黨開始貌合神離,竟從此分道揚鑣。借將自民進黨或出身民進黨的幕僚如林鶴明、張益贍、洪智坤、簡余晏等此後逐步藉故或因故歸建或退出。

柯文哲在2018年地方選舉中,突破國民兩黨合擊,連任臺北市長成功,2019年8月成立臺灣民眾黨。柯文哲在政治立場上被綠營質疑投機,但作為全國性政黨的民眾黨黨名卻冠以臺灣,這是連民進黨都做不到的事,顯示民眾黨建黨初衷以臺灣主體性作為自我定位的。民眾黨2020年與退出國民黨的郭臺銘合作,在第十屆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依賴政黨票贏得五席全國不分區席次,一躍成為第三大黨。民眾黨立委在立法院表現十分積極和耀眼,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所評選的優秀立委,每個會期幾乎黨團全員五席都獲選。2021年10月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臺灣人政黨支持傾向》民意調查,民眾黨支持度首度超越國民黨,成為僅次於民進黨的第二名政黨,2022年2月,臺灣民意基金會再做調查,民眾黨支持度再度超越國民黨,僅次於民進黨,而且民眾黨在20至44歲的年齡層遙遙領先國民黨,這意味著,如果沒有別的變化在未來發生,則國民黨將在下一次選舉喪失大半選票,淺藍的中青年選民會轉向支持民眾黨,年底的地方自治九合一選舉,民眾黨在地方議會中將會突破零席次,而且只要人選得宜,將贏得相當席次,同樣地,在2024年第十一屆立委選舉,民眾黨也將會有大幅度的席次成長。在地方首長方面,同樣如果有強棒出擊,很有機會通過棄保效應,讓藍營選民為了防止民進黨在藍白之爭中漁翁得利,而不得不轉向支持民眾黨,幫助民眾黨贏得地方百里侯寶座。

柯文哲不會缺席2024年總統大選,這是他成立民眾黨的目的,但柯文哲要贏過目前檯面上的副總統賴清德並不容易。曾經表態參選2018年第十五任總統的郭臺銘,其動向深受關注,而政治觀察的重點,則在於郭臺銘將會再次選擇與民眾黨合作,還是回頭找國民黨。郭臺銘的最大弱點是缺乏政黨的政治動員能力和能力可靠的政治幕僚團隊,而柯文哲的弱點則是作為國家領導人的領袖魅力和器識皆尚令人感到懷疑。

民眾黨的發展危機,在於柯文哲一人黨的色彩強烈,如果要避免重蹈宋楚瑜和親民黨的覆轍,就是要廣納各路英雄好漢,柯文哲相當理解這一謀略,只是個性因素使然,在身邊不易留住好的幕僚。民眾黨立委蔡璧如與柯文哲在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長期共事,跟隨柯文哲投身政治,深受柯文哲信任,為柯文哲任命出任選戰小組召集人,在黨內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立委高虹安前為鴻海科技集團副總經理暨工業大數據辦公室主任,代表的是郭臺銘的影響力。臺北市政府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徐世勳是前民國黨主席徐欣瑩胞弟,雖非民眾黨員,卻反映出民眾黨和前民國黨的親密關係,徐欣瑩在新竹縣長選舉敗給國民黨楊文科,在民眾黨奧援下捲土重來的可能性不小。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代表的是國民黨投靠的力量,象徵性高,作用在號召淺藍選民。立委賴香伶出身勞工社會運動界,張其祿曾是高雄小英之友會首任監事,都具有綠營色彩。

時代力量黨:精品中產小黨

時力黨出自太陽花學運後組織的政團公民組合,在組黨過程中分裂成時力黨和社會民主黨,於2015年1月建黨,9月選出黃國昌為首任黨主席,2016年1月,在民進黨蔡英文的暗助和禮讓下贏得立委五席,取代臺聯黨,成為第三大黨。2018年進軍地方議會,在臺北市、新竹市、高雄市等皆有兩席以上的斬獲。2020年立委選舉以政黨得票率獲得三席不分區席次,落居第四黨。

時力黨是青年世代、社運界和公共知識分子的結合,儘管在國會和地方議會問政表現均極為傑出,但因與民進黨淵源深厚,因而在政黨發展上受到民進黨嚴重擠壓,加以幾位領導者間自視甚高,協調性不足,導致黨內紛擾不斷。創黨後黨內以黃國昌、徐永明、陳惠敏等為首的自主派,亟欲與民進黨劃清界線,但林昶佐為首的友綠派,則主張與民進黨維持結盟關係,兩派心結導致2015年林昶佐、洪慈庸退黨。2019年7月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選擇加入民進黨並出任副秘書長,重挫時力黨聲勢。2020年黨主席徐永明涉嫌收賄介入太平洋崇光百貨經營權之爭,臺北市議員林穎孟、黃郁芬退黨,此一事件使該黨在臺北市議員席次歸零,其後又有苗栗縣議員曾玟學、高雄市議員黃婕等因不滿黃國昌干涉黨務等事而退黨。

目前該黨主席為立委陳椒華,與黃國昌、徐永明皆為學者從政,前主席、立委邱顯智在大新竹地區擁有基層實力,和立委王婉諭組織有行動時代辦公室,退黨的林昶佐則為前時力黨員的精神領袖。惟陳椒華沒有黃國昌等人有與民進黨協調的政治實力,在民眾黨崛起而將大舉投入地方選舉之際,民進黨的積極備戰,極可能因而擠壓到時力黨的地方席次。

與時力黨同樣系出公民組合的社民黨,因黨召集人范雲加入民進黨並當選不分區立委,而有可能為民進黨吸納而消失。

臺灣基進:激進青年小黨

臺灣基進前身為2012年成立的社會團體基進側翼,在新公民運動和太陽花運動中浮出水面,2016年5月成立基進黨,創黨主席為陳奕齊。2020年改名臺灣基進,由與民進黨共同推薦的陳柏惟在臺中市第二選區擊敗國民黨籍立委顏寬恆贏得一席立委。

2020年6月,臺灣基進黨員陳冠榮領銜對總統敗選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發起的罷免案獲得投票通過,國民黨乃對臺灣基進發動罷免陳柏惟的反制行動,2021年10月陳柏惟罷免案成立,臺灣基進丟失唯一一席公職。惟臺灣基進的處境因之遭到綠營支持度的高度同情,支持度反而止跌回升,此對於2022年該黨進軍地方議會突破零席次,形成了相對有利的局面。

整體而言,第三勢力以民眾黨後勢看好,長期來看,有取代國民黨成為實質第二大黨的機會,時力黨將會在綠營陣營中扮演反對黨角色,與民進黨的關係既競爭又合作,社民黨和臺灣基進則要看最終是否能在2022年地方選舉中贏得席次,來決定是否將走向泡沫化的命運。


●作者:曾建元/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中國問題專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