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立功!國軍千枚反艦飛彈戰力阻共軍登陸

▲國軍現役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軍方曾以「航母殺手」名稱對外展出。(圖/記者呂炯昌攝)
▲國軍現役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軍方曾以「航母殺手」名稱對外展出。(圖/記者呂炯昌攝)

記者呂炯昌/台北報導

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光榮級「莫斯科號」(Moskva)飛彈巡洋艦,遭到烏克蘭以岸置海王星反艦飛彈(Neptune anti-ship missiles)擊中後沈沒,成為二戰後遭擊沈最大噸位軍艦。我國家安全與烏克蘭相似,同樣面對鄰近強國威脅,為反制共軍船艦登陸威脅,也同樣建置龐大反艦飛彈戰力因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次大戰末期,納粹德軍以弗里茨 X(Fritz X)炸彈攻擊盟軍船艦、在太平洋戰場,日軍以載人自殺攻擊機攻擊美軍船艦,為近代反艦飛彈的濫觴。二戰之後,透過雷達導引技術使得反艦飛彈威脅性大幅提升,1967年以阿戰爭期間,埃及飛彈快艇以蘇聯冥河飛彈擊沈以色列驅逐艦埃拉特號(Destroyer Eilat)。在1973年以阿戰爭中,以色列也開發毒蜂級快艇搭配天使反艦飛彈對埃及施以報復攻擊,在戰爭中表現出色。

中科院也在1970年代仿製毒蜂級飛彈快艇,成為海鷗級飛彈快艇,艦上搭載的雄風一型反艦飛彈也是仿製天使反艦飛彈,成為國軍第一代國造反艦飛彈。但是每艘海鷗飛彈快艇只能搭載2枚雄一反艦飛彈,且最大射程僅有40公里,1980年代又以美國魚叉飛彈為目標發展出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之後又研發出最大射程150公里,可超音速飛行的雄三反艦飛彈。

為嚇阻解放軍船艦登陸犯台,美軍顧問團根據國軍漢光演習電腦兵推結果,認為至少必須部署1200枚反艦飛彈,摧毀半數犯台共軍船艦,才能瓦解敵方對台攻勢,但我國目前僅有約600枚雄風二型與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礙於中科院產能有限,因此建議對美採購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反艦飛彈。

美國2020年宣布軍售台灣100套魚叉飛彈岸置防禦系統軍售案,國軍目前現役魚叉飛彈,分別是海軍「潛射型」UGM-84L,主要由2艘經過改裝後的劍龍級潛艦發射、海軍「艦射型」RGM-84L,配備於4基隆級驅逐艦與2艘美製派里級巡防艦上、空軍「空射型」AGM-84L,由美製F-16戰機發射,若對美採購的「岸置型」RGM-84L抵台後,國軍將擁有空、潛、陸、艦射共4型魚叉飛彈,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各種魚叉飛彈發射平台都全配置的國家。

但因預算緊絀,海軍曾向立法院允諾先買32套,其餘68套須視陣地部署、人力編制、美方產製能量甚至敵情威脅變化,另行籌購。但傳出美國國安高層現卻強勢要求我方必須「一次買齊」,導致海軍已被迫提交新發價書,並編足高達新台幣866億餘元預算,比2020年10月公告的23.7億美金(約677億新台幣)多出100多億。而我方購買的為最大射程148公里的一般型魚叉飛彈,而非射程超過200公里的增程型RGM-84 Block II+ ER魚叉飛彈。

去年11月,立院三讀通過國防部所提總值新台幣2400億元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其中包括生產雄風二型與雄風三型岸置反艦飛彈系統,另外預算中採購之海軍高效能艦也可搭載雄二與雄三反艦飛彈,期盼在短時間內,籌獲發展成熟、可快速量產的國造武器,以建構抗中不對稱戰力。

▲塔江軍艦彈艙,雄二、雄三與海劍二飛彈交錯排列。(圖/記者呂炯昌攝,2022.01.07)
▲塔江軍艦彈艙,雄二、雄三與海劍二飛彈交錯排列。(圖/記者呂炯昌攝,2022.01.07)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