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蕭徐行/台灣無緣IPEF 國際地位邊緣化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今(23)日在東京出席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的啟動活動。(圖/美聯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今(23)日在東京出席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的啟動活動。(圖/美聯社)

文/蕭徐行

即使台灣認為台美關係堅如磐石,雙邊交流正在歷史高峰,台灣仍然無緣加入美國自編自導的「準政治同盟」—「印太經濟架構」。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證實,拜登預料將在東京與澳洲、印度、日本舉行的「四方會談」中,公布參與IPEF的國家名單。他還強調美國正在尋求深化與台灣經濟夥伴關係;但是台灣未被納入「印太經濟架構」首輪國家名單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中國時時進逼要求美國對於「一個中國」的表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再度重申美國立場,強調美國從未支持中國所謂「一個中國原則」,而是一貫堅持「一個中國政策」(one China policy),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項聯合公報,以及美國對台「六項保證」為方針。即使美國政府說的這麼義正詞嚴,卻把台灣納入自己搞得「印太經濟架構」中仍然瞻前顧後,即使台灣駐外單位時時跟美國政府表態遊說,參眾兩院也做出決議要求白宮將台灣列入,但是美國政府還是明言婉拒。

也許正如美國智庫專家所言,「印太經濟架構」草創初期猶待印度太平洋地區諸多國家參與捧場,美國如果一開始就把台灣放進來,容易造成這個新架構具有濃厚的「反中」意義,屆時許多與中國保持密切經貿互動的國家擔心將被迫在中美「選邊站」,而裹足不前。尤其,「印太經濟架構」有著濃濃的「冷戰2.0」的政治意涵,除了目前所知的相關議題都與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有著密切敏感性,如今又要在日美澳印的「四方會談」中宣布,那麼政治同盟的意味不言可喻;否則在早前華府舉辦的美國東協高峰會,就不見在閉會的共同聲明中宣布東協加入「印太經濟架構」,可見得除了早被綑綁一起的日韓外,其他東南亞國家對於加入後可能引發的中美對立猶豫不決。

美台政府一直強調共同「抗中保台」對於維持世界和平的重要性;然而在俄烏戰爭仍然僵持難了之際,即使外界不斷的有擔心中國趁機在台海無故生事的疑慮時,卻在保台的動作上,令人感覺美國顯然無心無力。這兩個月來,美國對於台灣的許多動作總讓人覺得口惠居多,甚至不定期踩踩剎車。首先,美國CDC調高台灣的旅遊風險為第三級的「高風險國家」之一,雖然在台灣新冠病毒確診人數增加許多,相對其他狀況嚴重的國家仍尚屬輕微,美國卻仍然調升台灣的風險等級。其次,對於台灣出席WHA擔任觀察員,雖然,在美國的帶領下,世界七大國家都表態歡迎台灣能出席WHA活動,甚至於美國總統拜登也在参眾兩院支持台灣出席WHA的決議文上簽了字,然而,卻沒有見到美國在遊說各國支持台灣加入WHA上有任何具體作為,更別提帶頭提案支持台灣加入WHA了。此外,美國在對台軍售上面態度多所反覆,更使得外界始終質疑美國保台的承諾。

顯然的,美國對於台灣的防衛槓桿「Defense Leverage」是著眼於如何壓制中國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業,並非為了保障台灣的和平,維持人民的安全。如果美國真的要避免台灣在國際經濟舞台上被邊緣化,只要權力促使CPTPP成員國全力護航台灣,甚至讓台灣超車中國的申請進度即可;可惜即使我們已經通過萊豬進口的提案,不僅沒有換得有意義的雙邊經濟對談與經貿協定,遑論對於台灣走入國際經貿社會有極大幫助的TIFA或是台美經濟貿易協定,美國政府常常只是強調「美國正在尋求深化與台灣經濟夥伴關係」,就一語帶過。美國顯然玩著是兩岸之間的權力槓桿,讓兩岸之間坐著蹺蹺板忽高忽上,藉著這樣的上下擺盪困住中國東進太平洋。

「印太經濟架構」是由美國主導爭取亞太盟邦認同,建立四大經貿支柱,這四大支柱包括公平而有彈性的貿易、具有韌性的供應鏈、推動基礎建設、乾淨能源與減碳,以及整合租稅與反貪腐。成為具有競爭力的「準政治同盟」,並希望藉此能與中國大陸供應鏈抗衡。這樣一個充滿新冷戰意味的組織,都由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出面正式否認台灣加入,白宮這樣官方的打臉,無疑斷絕了台灣藉由這個架構參與國際事務的大好機會。美國顯然並不適把台灣當作同盟夥伴對待,這是地緣政治下台灣的悲哀。


●作者:蕭徐行/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