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催淚神片《螢火蟲之墓》  高畑勲真跡首來台展出

▲吉卜力動畫推出的催淚神片《螢火蟲之墓》,導演高畑勲真跡首次來台展出。(圖/記者周淑萍攝)
▲吉卜力動畫推出的催淚神片《螢火蟲之墓》,導演高畑勲真跡首次來台展出。(圖/記者周淑萍攝)

記者周淑萍/綜合報導

吉卜力動畫公司一代催淚神片《螢火蟲之墓》,敢看第二遍的真的是勇者!可能有人會誤以為是宮崎駿的作品,但其實是2018年已逝的天才導演高畑勲代表作之一,這次高畑勲作品首度移師海外,將於6/18~9/25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推出「高畑勳展」,展出超過2000件的真跡手稿,期間特設吉卜力主題商店,且與路易莎咖啡合作,提供「輝耀姬物語」和「平成狸合戰」等特製的4款杯身,門票390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圖/記者周淑萍攝)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記者會,邀請藝人LuLu黃路梓茵搶先觀展。(圖/記者周淑萍攝)
高畑勲,對於日本動畫發展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動畫大師;1985年與宮崎駿、鈴木敏夫共同創辦了「吉卜力工作室」,自此牽動日本動畫半世紀的發展,並一舉躍進國際舞台。這位日本動畫巨匠於2018年4月5日因肺癌病逝,令許多動畫迷們感到震驚與不捨。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圖/記者周淑萍攝)
▲會場中展出大師的工作桌。(圖/記者周淑萍攝)
這次展覽是由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和吉卜力工作室共同策劃,展件高達2,000件,自2019年開始於日本巡迴展出,完整呈現高畑勲導演對日本動畫的影響力及與吉卜力工作室密不可分的關係;從生平介紹到創作起源、故事靈感、分鏡手稿及影像,逐一透析大師的內心,了解他對作品的執著與堅持。

高畑勲(1935-2018)自1960年代起橫跨半世紀,持續引領著日本動畫發展的重要電影導演。在1985年,他與宮崎駿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並發掘了音樂奇才久石讓為電影配樂大師。高畑勲所製作的歷來作品包括「小天使」、「螢火蟲之墓」、「輝耀姬物語」等許多經典動畫巨作。


館內規畫出4大展區

 第一區 出發點-點燃動畫世界的熱情 

本區呈現動畫導演高畑勲於1959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後,目標成為動畫導演的創作歷程。聚焦於高畑勲首部執導的長篇動畫電影「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1968年)中,和製作團隊的同事們一起嘗試以集團製作方式,建構出複雜的作品世界觀,並揭開為何這部作品能成為日本動畫史上劃時代鉅作的秘辛。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圖/記者周淑萍攝)
▲入口處有高畑勲和動畫歷史以及社會事件的年譜。(圖/記者周淑萍攝)
 第二區 日常生活的喜悅-開拓動畫的全新領域 

高畑勲導演離開東映動畫後,以作品「小天使」(1974年)開始,「萬里尋母」(1976年)、「小安妮」(1979年)這些一連串的電視名作系列,將動畫邁向一個新的境地。

儘管電視動畫有著每週都必須完成一集的時間限制,但高畑勲導演仍集中精神注重在動畫的表現上,將食衣住行和自然相關的日常生活細膩描寫,創造出一年52集生氣勃勃的大眾通俗電視劇。透過分鏡圖、LAYOUT構圖手稿、背景畫等進一步靠近高畑勲導演的創作世界。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圖/記者周淑萍攝)
▲高畑勲展內有經典動畫小天使的手稿。(圖/記者周淑萍攝)
第三區 著眼日本文化-過去和現代的對話 

在電影「小麻煩千惠」(1981年)、「大提琴手高修」(1982年)之後,高畑勲導演開始著重以日本為故事背景出發,生動展現日本風土民情和庶民生活的真實感。這樣的想法,也在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螢火蟲之墓」(1988年)、「兒時的點點滴滴」(1991年)、「平成狸合戰」(1994年)三部經典作品中呈現。聚焦於日本人在二戰中、戰後重新與現代世界接軌的詮釋與描述,及以「圍繞在村落周圍的山、林和草原」為主題的發展上。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圖/記者周淑萍攝)
▲可以在展區內細細觀看,動畫神作「螢火蟲之墓」創作的細節。(圖/記者周淑萍攝)

 第四區 傳統的躍動-嶄新動畫領域的挑戰 

90年代高畑勲導演埋首於傳統繪卷的研究,探索人物與背景一體化的全新動畫表現風格。而這也在「隔壁的山田君」(1999年)和「輝耀姬物語」(2013年)中開花結果。在作品中利用數位技術,挑戰手繪線條的水彩畫風技法,達成與以往賽璐珞原畫截然不同的表現方式。

▲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圖/記者周淑萍攝)
▲吉卜力主題商店內有販售高畑勲展的專屬周邊。(圖/記者周淑萍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