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堅稱,從經濟安全保障以及其他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提供補助是必要的。但日本政府口中的「好處」,是否與約5000億日圓的補助成比例。其中可以確定的是日本不會在智慧財產權上受益,因為台積電能夠保留這一部分。
2021年2月,台積電選擇在筑波作為其在日本的第一個全面研發中心所在地,並在同年10月宣布在日本熊本縣菊陽町建造在日本的第一家製造工廠計畫。報導指出,台積電主要從事國內業務,日本是該公司第一個決定幾乎同時建立兩個據點的國家,補貼發揮了巨大的說服力。
日本經濟產業省一再強調吸引國外晶片公司,有助於該國半導體的穩定採購、促進尖端半導體研發和重振半導體産業等,以助建立穩定的晶片供應體系。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也表示,「建立穩定的晶片供應體系,從經濟安全和其他問題的角度來看,這很重要。」
但《日經亞洲》在報導中質疑,日本真正能從這些補貼中獲得多少回報呢?台積電在筑波的研發中心,其190億日圓補貼,將來自經濟產業省所監管的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而這筆錢實際上將用於台積電日本3DIC研發中心。
NEDO表示,研發中心專案的任何成果將屬於台積電日本3DIC。儘管NEDO提供補助,將不會擁有任何的智慧財產權。報導指出,經濟產業省尚未解釋,為何這家全球最大純晶圓代工廠需要日本納稅人的錢,來開發其產品。

還有另一種情況,若其他製造商無法生產其他必要的零件,則需要熊本廠生產的那種晶片產品將無法投產,而日本光是對此製造廠的補貼就高達4760億日圓。
雖然日本採取積極行動以確保未來晶片供應,但它並不是唯一試圖吸引半導體製造商的國家。事實上,由於全球競爭激烈,多國政府都提列大筆預算支出,提供補助。
儘管有這種趨勢,但決定開設海外生產生產基地的晶片製造商仍屈指可數。兩年多前成功吸引台積電到本土投資的美國,目前尚未決定是否提供補貼。報導指出,迄今為止,只有日本如此慷慨對待一家外國公司,並且迅速吸引其設置據點。或許把台積電帶到日本才是最重要的,檢討日本在半導體方面的產業政策可以稍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