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末日熱浪」襲歐!俄烏戰爭下 能源危機何解?

▲連日高溫幾乎「烤焦」歐洲大陸,也加劇因戰爭、疫情導致的多種危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連日高溫幾乎「烤焦」歐洲大陸,也加劇因戰爭、疫情導致的多種危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蔡姍伶/特稿

7月,北半球進入夏季,連日高溫讓人大喊吃不消,近期在歐洲,因熱浪席捲導致的災害層出不窮;其實有關極端氣候的討論早就不是新鮮事,只是今年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高溫讓原本就存在的能源危機、糧食短缺問題更加嚴重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大數據來看,近日英國、葡萄牙、義大利等國都出現攝氏40度以上的高溫,法國、西班牙都傳出多起森林大火,法國大西洋沿岸多個城市高溫創歷史紀錄,而後熱浪東移,大巴黎以東也淪陷;連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都指出,光是在短短10天,該國就已有逾500人因高溫喪生。

遭殃的豈止西南歐,酷熱之風也已吹到北歐國家,丹麥氣象研究所(Danish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20日測得該國氣候史上第2熱的高溫,亦不排除會再刷新紀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甚至警告,「更糟的情況」尚未來臨。

▲歐洲多地頻傳野火災情,警消疲於奔命。(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歐洲多地頻傳野火災情,警消疲於奔命。(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不得不說,這波「末日熱浪」來的確實很不是時候,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上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一系列制裁,全球能源市場相當混亂,隨著俄羅斯切斷或減少對歐陸的能源供應,能源價格已經在飆升,也暴露了部分國家仍高度依賴俄國天然氣和石油,好為其經濟提供動力的事實。

諷刺的是,不是只有天氣冷、為了供暖才需要能源,天氣太熱同樣也會需要。原本,歐洲就已經為了要如何趕在冬天到來前,儲備足夠的能源,或找到俄國以外、足夠的供應管道而頭痛,但現在炎熱天氣殺到,空調等「降溫」措施的代價也變高,用於發電的天然氣需求屢創新高,變相提前了歐洲面對能源危機的時間,目前鮮少有良好的替代方案,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就產生更多的電力。

雖然俄羅斯向歐盟出口天然氣的主要管線「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在經過10天左右的「例行維修」後,預計於21日按時重啟,但包含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內的歐盟官員,稍早都曾表示,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即使俄國恢復供氣,但產能也許會被減少。

儘管發電的方式不只一種,除了天然氣和石油,還有煤炭和核能,但它們不是對環境污染過高,就是因為近年倡導綠能而關閉,即使想快馬加鞭,建造更多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設施,可受到設備成本上漲、供應鏈延遲等阻礙,仍顯得有些緩不濟急。

▲歐盟正緊鑼密鼓為了在冬天降臨前,籌措到足夠的能源而努力,而高溫引發的次生災害則令能源危機更加凸顯。(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歐盟正緊鑼密鼓為了在冬天降臨前,籌措到足夠的能源而努力,而高溫引發的次生災害則令能源危機更加凸顯。(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19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與伊朗和土耳其的元首會晤後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將「全力」履行所有義務,並嘲笑西方國家仰賴綠色能源的後果,認為是西方國家是「自己關閉一切,然後才找人來怪罪。」

有麻煩的還不只是能源,俄烏戰爭導致烏克蘭的小麥等農作物無法輸出,本就已危及全球糧食供應,如今歐洲又因熱浪侵襲,讓糧食問題雪上加霜,以歐盟農業大國-法國為例,就預估今年的軟質小麥出口將比去年短少7.2%,歐盟也下修地區的小麥產量預測。

牽一髮而動全身,嚴寒之冬、酷熱之夏,都讓歐洲在戰爭及經濟危機中,深切體會到什麼是水深火熱的滋味。

▲連日乾旱和熱浪,導致印度小麥產量減少,為了平衡國內物價,遂於13日宣布禁止出口。(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連日乾旱和熱浪,影響小麥產量減少。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