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黃創夏/700萬「啟蒙世代」才是大選關鍵

▲年輕選票是此次大選各政黨亟欲爭取的對象。資料照。(圖/記者張文晃攝,2022.08.31)
▲年輕選票是此次大選各政黨亟欲爭取的對象。資料照。(圖/記者張文晃攝,2022.08.31)

文/黃創夏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每到選舉,民進黨必定一直將注意力放在網路聲量和所謂的「年輕選票」,好像在唸什麼必勝咒語一般,今年的2022大選,甚至有些相關的黨公職或親善的媒體名嘴還「寄希望於18歲公民權」,可以拉抬年輕選票的支持與投票動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這些都只是「定性」的一廂情願期待,缺乏了「定量」的認識和數字的基本素養。

台灣一直有個非常困擾的國安問題:少子化。

從邁入21世紀之後,每一年新生的台灣未來的主人翁總是在20萬人左右擺盪,近幾年更是只有十幾萬人,目前19歲和18歲的年輕人總數不到40萬,民進黨怎麼會天真的以為靠這不到40萬票的選民動員父母會扭轉選舉總數量?

基本上「18歲公民權」本就是一個堂堂正正的民主課題,如果只是變成選舉操盤手盤算的籌碼,這樣的操盤者汙衊了這個民主價值的討論和選擇,而且凸顯了只是在閉門造車。

他們還活在1994年那時的台灣「400年來第一戰」:唯一一次的台灣省長選舉和「三腳督」的台北市長選舉。

那時的陳水扁非常具有洞察力,以「快樂希望」和清新改革,緊緊抓住當時的年輕人的目光,也就是從那時之後,每次選舉,操盤手都有一個「掌握年輕票,掌握天下」的基本假設。

陳水扁不愧是選舉動物,他的眼光和直覺十分精準。

然而從1994到2022將近30年了,當年那些陳水扁努力想要爭取的「年輕票」目前大致是50到65歲這一輩,正是台灣經濟和社會的中堅,他們也是「中間選民」真正的核心,而且人數恐怕佔據了台灣公民數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這批人正是台灣出身率最高的那一個世代,一年出生率往往超過40萬以上,累積起來有六、七百萬票,他們也被稱為是「啟蒙世代」,雖然看過父母兄姊走過的台灣艱辛歲月,但實質卻是活在真的是「明天會更好」時代,而且也在踏入社會前夕,恭逢其會碰到台灣最令人感動的「第三波民主」民主革命。

正因為如此,這群選票識字有主見的,過去幾次政黨輪替往往他們的表態就是決定因素,事實上,他們當然對於威權體制很警惕,因此在幾次關鍵時刻,會讓民進黨操盤手誤以為是「綠軍基本盤」,這是誤判!

他們確實在1994、2000年支持了陳水扁,但他們也是2006「紅衫軍」的參與者,也是2018年「教訓民進黨」的推力,但在2020年也「策略性投票」,以大於民進黨基本盤的「336萬票」讓蔡英文大敗韓國瑜,撲滅狂暴的「韓流」‧‧‧

這群選票才是最需要爭取的選票,如果誤判,民進黨必會有大麻煩。當他們被激怒,不投票或是出來投教訓票,執政黨往往首當其衝。

他們,在2022的選舉其實已經有所動員了,原本林智堅「論文門」並未獲得普遍的關注,但當台大學倫會做出審議結論,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執會一番講話,被他們認為「卡管案」又來了,民進黨馬上受到重大壓力。

同樣的,目前各方之側翼在擔心選情低迷之下,病急亂投醫,「過政治化」的大殺四方,要是逼出這批「啟蒙世代」出面投教訓票,1126開票夜,越是想靠側翼殺伐的那一方,恐怕將是最大輸家。

因為700萬「啟蒙世代」目前很多人並不想投票,但是要是某一方搞得太過火,刺激到「啟蒙世代」傾巢而出,目的一定就是「教訓」!

●作者:黃創夏/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